陳能書
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的一些典型事件震撼人心。歸根結底,原因是我們的教育片面追求分數和升學率,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片面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孩子的人格培養和習慣養成。因此,我們就必須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讓他們具備豐富的知識、健康的體魄外,更要讓他們具備健全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
加強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徑有很多,通過學科教學滲透心理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好途徑。下面我就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嘗試和想法。
一、教師要積極自覺地提高自身心身素質
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就要首先關照好自身的心身健康。關照自身的心身健康素質的提高,一靠學習,二靠鍛煉。
學習,不能僅僅靠教育局、學校安排的繼續教育科目,應付差事地學習。要善于自學,特別是結合工作實際和疑難困惑的學習。一次,在進修學校所專家講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竟不知道或者沒聽說過“皮格馬利翁現象”或者“羅森塔爾效應,”難怪我們的課堂組織教學中一些教師用的還是老掉牙的批評、罰站等方法。
欣聞邢臺市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重視,將要在全體教師隊伍中開展專項的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登記證書制度。我抓住了這個契機,自學心理咨詢師的課程,報考了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希望我的學習和進步會帶給我的學生快樂。我堅信學生會在積極心理學指導下快樂學習,幸福成長,師生共同營造幸福課堂。
二、發掘小學語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改進教法提高效率
1.巧妙設置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溫馨和諧的課堂氣氛,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是使學生快樂學習的基本環境保障。良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因此,教師的課堂導入非常重要。在課堂導入方式上,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相關的背景音樂、動畫片。例如,在教學《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動畫片,看后讓學生說出各自的感受,再閱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字詞。再如,上作文課,教師嘴中念念有詞:“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擦倒學生我,笑死一頭牛。”然后帶領學生回味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象,通過討論交流,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再發動學生寫下自己眼中的春天。
2.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融情入景,讓學生潛移默化受教育。角色扮演的過程,本身就是將教育教學和心理健康教育合二為一。角色扮演帶來的角色體驗能促進學生理解感受和創新思維,使學生置身于自己喜愛的情境、活動中,從而真切體會到課文文本所表達的信息和情感。例如,在教學課文《兩只小獅子》時,角色扮演會促使學生把內化的語言、情感通過自己的有聲語言以及體態語言表達出來,演出或說出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和小獅子的情感反應,使學生身臨其境地與文中的人物對話,引起學生“從小應該好好學習,才能成為有用之才”這樣的情感體驗與共鳴。
3.從心理健康教育技術角度引導文本的思想教育意義,拒絕說教。語文課堂需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技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回避了道德說教的痕跡,使思想教育能夠做到“潤物細無聲”。小學生的情感特點是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情緒穩定性差,容易激動和爆發。他們一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于色,連蹦帶跳,一碰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甚至哭泣。理解了這些,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就要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說心里話,宣泄情緒、情感的機會和場所。在感知、體驗、明理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評價,從而調整自我,使心理素質得到提高。例如,教學《給予樹》一課,在課程的最后,教師安排學生給同學寫謝意卡和歉意卡。對曾經得到的幫助,寫謝意卡,對自己冒犯別人的事情,寫歉意卡,然后送出卡片。教師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反思自我,糾正舊我,尋找新我。
4.發動學生自己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鍛煉能力,完善人格。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討論發現身邊的問題,將問題轉換成課題,制定研究計劃,學生自行調研、查找、訪問、瀏覽。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鍛煉了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能力。例如,針對目前廣告、電視等媒體的諧音字泛濫的情況,學生對濫用諧音廣告語的危害進行了研究,發出了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倡議。
三、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校的學生存在一些不心理健康因素。例如,很多學生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等等,其實都是心理不夠健康的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大力推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促進學生與同學進行交流合作,學會傾聽他人意見,促進與別人分享,培養信任與責任意識。這些社會素質,都會通過小組活動幫助學生彼此多一點理解和尊重,多一點關愛和信任,從而培養增強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讓他們在探究學習成功的體驗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學生在小組討論怎樣才是懂禮貌,總結禮貌常用語:“請、您好、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這些禮貌常用語的適用場合。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品質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