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俠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雖然所占用的時間不多,但所發揮的作用卻是巨大的?!督逃睦韺W》指出:“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火石,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闭^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導入設計得巧妙靈活,富有新穎性與趣味性,就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維與精力集中起來,使學生對面前所展現的數學內容產生學習的主觀意愿,有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積極的學習行為,這樣的教學自然就成功了一半,同時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重視導入,以魅力導入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小學數學教學更有效、更精彩,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廣大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認可?,F在我結合自己長期的實踐與探索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的設計簡要論述如下。
一、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制造懸念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愛問為什么,愛追根溯源,這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為學生特意制造一些懸念,當學生無法運用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時,自然會產生新的問題,此時引到新知的學習上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急于將所有的知識點一股腦地全部拋出,而是要學會設疑,以疑啟思,以思導行。如在學習“年月日”這一內容時,我讓學生幫助我來計算距離我的生日還有多少天。照著日歷一天一天地數,這太麻煩了,有沒有一種更為簡便的算法呢?學生指出可以按月計算,再相加就可以了。此時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每個月的天數是否一樣,十二個月里每個月究竟有多少天呢?這樣在學生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一步一步地靠近教學內容,我自然順利地導入了年月日的學習。這樣的導入比起開刀直入更富有吸引力,更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二、利用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設計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處于認知與思維的初級階段,他們獲取信息主要來自于感性事物,所獲取信息的種類也是感性認知。而數學具有相對的抽象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教材是呆板而枯燥的,在他們的眼中數學就是字母與數字,除了公式就是定理,枯燥無味。這既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也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間的矛盾。如何化解這一矛盾,增強數學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與趣味性,是我們重點研究的課題。多媒體具有強大的視聽效果,改變了傳統以語言為媒介的單調死板的教學模式,以小學生所喜歡并感興趣的圖片、圖像、音頻與視頻來傳遞靜止、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化靜態為動態,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化乏味為趣味的特點。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于形象事物中,能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講解,更利于學生獲取更多的感性材料,從而順利地過渡到理性認知,達到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
三、利用學生天性好動的特點設計操作導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以無意注意為主,讓學生安靜地坐在位置上認真聽講,大部分學生都很難做到。小學生好動,這正符合數學學科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特點,正是學習數學的重要資源與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泵绹臄祵W家哈爾莫斯也提出:“學習數學的唯一方法就是做數學?!边@一點我們完全可以運用到導入環節中來。在導入環節變以往教師的講述為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激發學習興趣,激起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如在學習“圖形的變換”時,我們可以拿出事先剪好的圖形,讓學生觀察這些圖形的特點,并讓學生親自動手也來嘗試著畫一畫、剪一剪、切一切,看能不能剪出一樣的圖形。這樣的導入讓學生擁有了更多思考與操作的空間,學生好動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現,他們認真觀察、主動思考,積極動手,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然可以順利地過渡到新知的學習上來,這樣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設計游戲導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們要順應學生的天性,在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機制,利用愛玩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而愉悅地參與游戲,真正實現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游戲中學到知識、提高技能、培養能力。如在學習“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我設計激烈的判斷游戲,在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游戲,各自出數來讓對方判斷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學生一聽說要與教師一起玩游戲,熱情高漲,踴躍參與。在開始數比較小時,學生還可以與教師一較高下,但是隨著數字的增大,學生判斷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時會出錯;但是教師卻依舊應對自如,既快又準。學生不甘心落后,不相信這么多學生究竟還能輸給教師,紛紛表示還要繼續進行。但最后的結果依舊是教師獲勝。學生對教師為何有如此“神力”產生了興趣,此時導入新知,告訴學生通過今天內容的學習,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這股神力,在游戲中獲勝。一個小游戲將學生學習的熱情與求知的欲望帶到了極至,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五、與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設計生活導入,誘發學生探究動機
數學是一門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的學科。只有與現實生活密切結合起來,數學教學才能擁有生存的土壤、發展的基礎,才能讓我們的數學教學煥發異彩,才能以生活來拉近學生與數學教學的距離,誘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動機,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動機。如在學習“1~10的數的認識”時,我讓學生一起來幫一位學生的忙。這位學生的家里來了好多客人,媽媽讓他幫忙為客人倒水,媽媽告訴他為小朋友倒白開水,給阿姨倒飲料,給叔叔倒茶水,這些究竟要準備多少呢?需要準備多少張椅子?擺放多少碗筷呢?這樣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結合起來,更能增強數學教學的熟悉感,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強烈的參與動機與學習意識,會積極而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幫助這位學生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很好地學習了數字。
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還有談話導入、新舊聯系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等等。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需要結合具體的教情與學情來巧妙設計、靈活運用,這樣課堂教學才能處于開放而富有活力之中,才能激起全體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