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梅娜
摘 要:教育正在或即將進入一個以主動學習和創造性適應為標志的更為人性化的終身教育的時代。而這一能力的培養,幼兒時期是最關鍵的時期,幼兒期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我們應結合幼兒思維特點,采取正確的引導方式,培養幼兒愛好自然科學,著力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珍視孩了們可貴的好奇心,激起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諄諄誘導?!翱茖W就是探秘,探秘就是樂趣?!蓖ㄟ^活動,幼兒從感覺反饋中感到周圍世界是自己發現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因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并產生繼續探索操作的愿望。
關鍵詞:探索;主動性;好奇心; 環境
我們的社會日新月異,科技力量更加加快了發展的腳步,更加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身邊變得豐富多彩,創造的精神和創造的思想方法已經是現代社會生活和學習向每個人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嶄新的生存方式。在探索幼兒科學教育的同時,提出以“科學教育為突破口,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幼兒感受到創造可以使同樣的東西具有更大的價值,從而樂于探索樂于創造,真正開啟幼兒的心靈探索之門。
一、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形成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往往以老師為主,老師做什么,幼兒學什么,做什么,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幼兒處于被動中,是一種傳統的教育理念,無法發揮出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而應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幼兒自身活動,對周圍世界進行感知、觀察、操作、發現、從中獲取經驗,得到發展。因此我們在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樹立“以幼兒為本”的觀念,積極發揮以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寓“教”與“學”為一體貫串于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每位幼兒素質的提高。在對培育幼兒的創新思維方面會有促進作用。無論在哪個環節都應把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及能力放在首位,把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作為科學教育的核心,我們必須注重激發幼兒喜歡觀察、喜歡動腦、喜歡動手,培養幼兒好奇好問、好想象的精神,積極啟發每位幼兒開展創造性活動,誘發幼兒創造的潛能。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如何真正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實踐:
1.正確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幼兒主動觀察、反復思考問題的強大動力,是創新思維成功的起點。面對世界,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也許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好小,我們眼中平淡無奇的石塊、瓶子、廢螺絲、舊紙箱等等,都可以成為孩子們不知疲倦的 “研究”對象??吹竭@么多新奇的東西,總會提出許多新奇的問題,“石塊怎么沒有眼睛和鼻子”、“凳子為什么有四條腿”,這些問題正是孩子們豐富想象的開始,是一種好奇心促使他們在不斷的想象,不斷地觀察思考,我們在此時必須更加細致的去引導他們想的更豐富,對于提高幼兒的創新思維更加有力。如何去 做呢?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們去多接觸大自然,這樣可以有利于孩子們的精神放松,更好的引發孩子的好奇心,并幫助孩子求證答案;其次我們也可以多做一些科學的小實驗有助于引起孩子的興奮,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孩子在有趣的試驗中找到答案,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對他們今后的志向有所影響。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游戲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引導孩子們去利用自己的器官,增強感官認識。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觀察力是人類智力結構的重要基礎,是人思維發育的起點,也是聰明大腦的“眼睛”,同時更是創造的必備條件。所以有人說:“思維是核心,觀察是入門?!焙⒆觽兓顫姾脛樱瑓s很少有目的、有意識、有效地進行觀察活動。第一要培養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觀察目的越明確,幼兒的注意力越集中,觀察的越仔細,對提高幼兒的觀察力更加有力;第二可通過改變環境或其他活動來提高幼兒的觀察興趣,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三可通過鼓勵孩子多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多觀察、多動腦筋,對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主動性有很有效的幫助。第四可以總結一些好的觀察方法,讓幼兒去嘗試,去探索。
二、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利于幼兒發揮創新思維
托蘭斯說:“社會是以很野蠻的態度對待有創造力思想的人。尤其是他們年輕的時候,有人建議我們要想促進創造力,就需要提供一個友善的環境,以使之在其中繁榮發展。”這段話中的含義是一個人要想更好的發揮出創新性思維,增強創造力,需要有一個利于發揮的條件,尤其是幼兒,正處于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萌芽狀態,如何幫助幼兒保護這一稚嫩的創新精神和誘發其創造的潛力,在幼兒教育的多年經驗說明,需要幼兒創設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以有利于發揮兒童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1.創造一個心理無壓環境。羅杰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進創造能力發展的兩個主要條件?!弊層變涸谝粋€心理輕松和自由得環境里成長,容易形成幼兒的創新精神,并且這是一個幼兒老師行為的產物,幼兒老師在對每一個幼兒行為評價時必須要慎重,稍有不慎,會給幼兒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可采取多表揚,少批評或不批評,不能讓幼兒有緊張感和提防意識。2.創造一個寬容理解的環境。大多數幼兒表現為頑皮、淘氣、任性等,但這種行為是幼兒在思維萌芽的初級階段的行為,我們應該理解這種行為,即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其思維和行為。我們在教學中會經常遇到幼兒有創新意識的行為,但這種行為是失敗的,并且有時是荒唐的,但我們也應去寬容和理解,并通過我們的引導、啟發、幫助,讓幼兒有更大的信心去研究,去探索,終要以寬容之心來看待幼兒的各種創新行為,使幼兒敢想、敢說、敢探索、敢創造。3.創造一個支持性環境。蘇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奧妙之一在于:兒童在一個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每個受教育身上最美好的東西,發展他們,不去用學校里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鼓勵獨立工作----創造?!蔽覀儗τ變阂龅木褪且性瓌t的少禁止,多鼓勵,我們在遇到幼兒的創新意識行為時,必須反映及時,果斷的采取引導與鼓勵,讓幼兒的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出來,并不斷地強化這種行為,久而久之,會讓幼兒的創新思維走向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注重家庭教育培養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家長對孩子成長發展有著特殊的影響。幼教老師重要的一環就是要與家長溝通起來,形成一種聯合機制,可以與家長設計一些游戲或有趣的行為,比如:如:孩子喜歡玩水,家長就給他一盆水,并相應的提供一些輔助性的材料。如:小瓶子、木筷、海綿、小鐵片等等,讓孩子盡情的完水,在此過程中,孩子不僅能身心愉悅,而且使孩子了解了水的屬性,獲得了物體沉浮的相關經驗。家長在這方面一定不能嫌麻煩而不去做,幼教老師在這方面做好與家長的溝通,鼓勵家長去做一些益于發揮孩子創新精神的行為,我相信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幼兒的創新思維一定得到有效地發揮。當代著名作家郭沫若曾指出:“科學需要幻想、需要創造,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通過一系列方法的運用,讓我們共同用心去挖掘去引導去思考,讓幼兒的成長更加的豐富多彩真正打開幼兒心靈探索之門,讓幼兒的創新精神得以充分的發揮,原來這個世界可以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