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明
在新課程教學,強調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因此,對于地理學科來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十分重要,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確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這是時代賦予中學地理教育的使命,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終身有用的地理知識,在知識和技能增加的同時,良好的道德品質觀念、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得到培養與發展。
一、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形象直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①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初中地理教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圖文并茂,以圖釋文,配合地圖冊教學相得益彰。
②多媒體進行教學,形象直觀,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強化記憶。多媒體有極豐富的表現力,它能跨越時空具體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激起興奮點、喚起求知欲及參與意識。如在學習《多民族大家庭》時,學生無法感知當地的民族特色和風俗習慣,這時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或視頻資料,變枯燥為生動,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巧妙插敘,激發情趣
教師引用與教材有緊密關系,學生愛聽的,且真實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一方面能深化學生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情趣…… 如在學習《我國的第一大河—長江》時,《早發白帝城》中的詩句,一邊朗誦一邊展開長江三峽的景觀圖片。這樣學生對長江三峽及其湍湍急流地景觀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情景交融,學生在受到藝術感染的激情中會與老師一起朗誦,為我國江山如此多嬌而自豪。
3.巧設疑問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設疑是地理教學中師生間相互交流展開思維的一種教學方式。講課中提出啟發式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學習《我國的氣候》一節中,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這個重點,既要求學生識記又要求學生掌握。因此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秦嶺以北的西安和秦嶺以南的漢中,只有一山之隔,而氣候和降水卻相差很大,以致出現“山前桃花山后雪”兩種迥然不同的地理景觀?學生馬上被“山前開花,山后下雪”這一反差現象所吸引,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思考,去積極尋找答案。
二、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
1.教師要創設一種自主學習的氛圍
在課堂中要建立與學生平等的關系,消除學生的畏懼、緊張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上敢想、敢說、敢議論,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發表自己的想法,評論其他同學的說法。如讓學生自己播報一段天氣預報等等都能激發學生動機。
2.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
學生有了敢于發表自己想法的勇氣后,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各種鋪向成功的路。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認知和情感結合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學習的成功。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當學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要給予肯定,即使學生的想法不完全,也一定有可取之處。
3.教師要培養學生想學習的內驅力
只要學生有了想學習的內驅力才能有效而持久的投入學習。有了對地理事物認知的需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才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去追求學習過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注意到學生的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成功的內在需求,積極鼓勵學生去大膽地獲取知識,并給學生獲取知識提供盡可能的各種條件,以學生的這種內需感得到充分的滿足。
三、利用教材的閱讀材料和思考題,為學生鋪設發掘問題的階梯
現行教材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在文中適當增添了文獻資料,為培養學生的材料閱讀能力和處理材料的應變能力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八年級上冊閱讀材料讓學生根據資料了解黃河的危害及是怎樣治理黃河的?然后讓學生結合思考題試著用所學過的地理知識解決黃河治理所采取的措施。這樣,將知識拓展延伸的問題交給學生去思考,有自主探究的價值。另外,在地理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量的補充一些與所學內容相關的開放性問題也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的熱情。如在學習大洲與大洋時,為改變枯燥的看圖記憶,在上課前讓學生結合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路線圖,看一看火炬經過哪些大洲,穿過哪些大洋,讓學生在地圖上尋找并記憶,這樣,利用學生對這些事情的興趣,作為他們自主學習的知識、探究問題的切入點,化枯燥為有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自學能力。
四、適當開展課堂討論與辯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形式多樣的討論形式,有利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使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思維潛力得以挖掘。可以是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也可以師生共同參與,師生互動。啟發學生立足書本知識去洞察現實問題,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活動”提出的問題,或現實生活中突出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開拓學生思維,使學生對生產和生活中出現的地理問題有進一步的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與學生角色的轉化,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是學生自我學習的鼓勵者,是學生自我發展的伙伴……在教學中要因人而異,當我們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設計,強化對課程的探討,有意識地在課堂中運用各種策略,使學生樂學、善學,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