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代先
摘 要:從人格與心理角度分析做一個職稱的圖書館員的問題,從行政管理人員抓起。本文從行政管理人員的人格和心里素質的理念出發,進行全方面的對一個人的工作是否成敗的特殊視角,進行分析行政管理員應具備的人格類型與心里素質。
關鍵詞:圖書館員;人格;心理素質;行政管理員
人格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本意是指面具。所謂面具,就是演戲時按劇情需要所畫的臉譜,它表現劇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用面具來定義人格,實際上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指個人在生活舞臺上表演出的各種行為和表現;二是指個人蘊藏于內、外部未露的特點。“正所謂蘊藏于中,形諸于外”。按心理學分析,人格是個體在行為上的內部傾向,它表現為個體適應環境時在能力、情緒、需要、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給人以特色的心身組織。人格是社會塑造的產物,它的形成和個人的教育、家庭、社會人文環境有直接關系。
一、當前圖書館錄用新館員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當前圖書館錄用新館員工作的缺失。圖書館事業要發展,必須隨時補充新生力量,招聘優秀人才,但當前《圖書館法》尚未頒布,全國圖書館行業沒有統一的、法定的錄用人員的程序與機制。由于沒有圖書館職業準入制度,沒有法定的圖書館員任職資格,沒有自主招聘館員的權利,一切聽命于組織部門安排,結果出現一系列非理性現象。有的人根本不熱愛圖書館工作,只想把圖書館當做中轉站、避風港,但卻由于權力因素的作用而順利進館,同時在錄用人員時普遍存在著只重學歷、而忽略心理素質的現象,結果一些人格缺損、心理素質不健全的人也順利進館。在實際工作中,這些人的缺點充分暴露:工作不認真,與讀者吵架,不熱愛、不珍惜圖書,造成圖書毀損丟失,性格古怪不能與同事友好相處等,這給圖書館事業造成損失。事實深刻表明,如果一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健全,人格缺損,即使有著高學歷和良好的智力素質,也很難把工作做好,甚至起到負面作用。因此,在招聘新館員時,必須強化對應聘者心理素質的考核,這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二)不適合圖書館工作的4種人格類型。1.低認知人格。低認知人格,即人格基本要素之一的認知水平低。這種人由于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見識淺乏,能力不濟,社會實踐能力底下,社會責任心差,社會溝通和社會參與程度低,缺乏知識資本。低認知人格根源在于人格要素發育不充分、不完善。由于圖書館是以圖書、文獻與信息為工作對象的,不具備一定的文化水準與人文只是素質就無法工作。低認知人格的人,不愛書、不了解書,不了解圖書館工作的人文內涵,如果他們來圖書館工作只會起負面作用。2.片面功利型人格。片面功利型人格,是由于人的畸形社會化造成的一種精神發展失調。此類人心中只講功利,只知金錢地位和眼前的物質利益,為了利益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圖書館的職業道德要求圖書館員要具有熱誠服務、甘于奉獻的精神,因此片面功利型人格者,不適于在圖書館工作。3.浮夸型人格。浮夸型人格的人,敏感、好動,情緒穩定性差,做事馬虎,責任心不強。而圖書館工作特點是要求絕對認真細致,不能草率從事,所以此類人也不宜在圖書館工作。4.虛偽型人格。虛偽型人格是雙重人格的一種,其表現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不暴露自己真實思想和目的,在生活和工作中,他們無誠實可言。誠實是圖書館館員的人格底線,所以不論專業技能如何,無誠信者不適合到圖書館工作。上述的4種人格—低認知、功利、浮夸與虛偽型人格,都是由于人格要素發育不充分造成的。圖書館在考核招聘人員時,不僅要考核他們的文化素質專業知識,更要考核他們的心理素質與人格類型。
二、圖書館員應具備以下人格類型及心理素質相關對策
圖書館員所從事的職業是管理人類的文化和思想、管理文獻與信息,研究、開發并提供給廣大讀者。圖書館的工作具有學術性、服務性和嚴格的規范性。為了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選聘優秀人才來館工作。從人格類型上分析,筆者認為圖書館員應具備以下人格類型和心理素質。(一)高認知人格。文化水準高、知識面廣,有獨立的研究能力,對新事物敏感,有較強的認知判斷能力。高認知人格的形成與個人受教育背景有關。高認知人格者,必然崇敬文化,熱愛圖書,善待圖書,能充分發揮圖書的社會價值。(二)傳統型人格。按霍蘭德理論,傳統型人格者喜歡從事資料工作,有寫作分析能力,能夠聽從指揮,完成瑣細工作。而圖書館工作正需要耐心細致、認真、踏實、不浮夸和不急躁的人,這樣的人才能處理好龐大的信息流、文獻流,使其規范、有序,發揮作用。(三)協調型人格。擅長與人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有愛心、有耐心,能積極拓展人際良性互動。此類人的圖書館讀者工作中能發揮積極作用,加強與讀者溝通,理順關系,反饋意見,改進工作。(四)誠信型人格。對待工作對待同事,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光明磊落、誠實可靠。此類人在圖書館工作中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因為誠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五)具有人文素質。深刻了解圖書館工作人文內涵,以人為本,善待讀者,注重每位讀者的需求,把服務讀者作為自己的天職。在圖書館具體工作中,較善于發揮人文精神,善盡圖書館社會職能。(五)具有可塑性強的素質。具有學習潛力,具有從事多項工作能力,能適應社會飛速發展變化提出的新挑戰、新要求。上述幾種人格類型并不要求圖書館從業者完全具備,但最關鍵的是應具備高認知人格與誠信型人格。具有廣播知識與誠實守信的人,可以在圖書館工作中大有作為。(七)愛書是圖書館員職業生命線。能從事圖書館工作是幸福的,因為你守護、管理和傳播的是圖書,而圖書是傳承人類文化、人類思想的載體。一個圖書館員首先必須愛書,對書長存崇敬之心、珍愛之情和守護之義,只要心懷此種情愫,才能熱愛圖書館,也才能熱愛讀者,忠誠圖書館事業。愛書是圖書館的職業生命線,也是圖書館員職業準入資格的底線,對于這個關鍵問題,我們每個圖書館工作者都必須有清醒認識。
三、結語
阮岡納贊曾明確指出:“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在于圖書館工作者。”在美國圖書館界有一種說法,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圖書館建筑”所起的作用占5%,信息資料占20%,圖書館員所起的作用占75%,可見圖書館員的作用是何等重要,選聘優秀合格人才參加圖書館工作,是保證圖書館事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圖書館今后選聘人才時,應既重視文化水準,又重視心理素質,這是一個不應忽視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曹秀華.對自主學習理念的認識與探討[J].教育探索.2011(04).
[2]董林榮.自主學習實施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教育評論.2009(01).
[3]王玲琦.現代遠程教育條件下個別化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2).
[4]劉崇學.學習型組織:圖書館管理創新[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01).
[5]張勇,潘素萍.齊莫曼的自主學習模型理論與啟示[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1(01).
[6]徐澎,黃如花.美國圖書館協會作用探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01).
[7]張秀娟.自主學習能力的自我培養[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