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在田徑運動中,一方面要求參與者具有較強的體能和技術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參與者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體能訓練,還可以向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發出挑戰,創新田徑教學方式,引入心理暗示教學法,提高中學田徑運動的訓練效率,增強學生的技戰術水平和田徑運動能力。
暗示教學法,其教學原理是采用暗示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心理潛能,特別是無意識的潛能,使學生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開展學習活動,激發思維,提升學生的實際感知力、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知識學習的效率。
一、使用暗示法可有效糾正田徑訓練技術問題
高中田徑訓練中存在著許多動作不規范的情況,采用田徑運動暗示法可以對田徑訓練中不規范的技術動作進行有效糾正,打好田徑運動的基礎。例如在解決跨欄運動“甩”擺動腿這種常見錯誤時,我們可以將每條跑道兩邊的線作為放置欄架的基點,把分道線作為參考線,讓學生沿著設立的基準線奔向欄架。當擺腿跨欄時,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對準基準線,跨越欄區后落地時要盡量使腳剛好重合于基準線上。采用這樣的暗示法訓練,通常會在視覺上對訓練學生提供有效的刺激效果,達到糾正學生的跨欄技術動作的目的。
二、突出心理暗示作用
1. 在訓練中實現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即訓練人員在自己的潛意識中形成一種自我控制意識,通過口訣、經驗、感知等方式不斷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最終達到良好心理狀態下的運動水平。例如在擲鉛球項目中,運動員會在自己的潛意識中默念:“我能辦到,我會投擲很遠,這點距離對我來講沒有難度可言。”通過一些鼓勵性的暗示來激勵自己,克服消極心理狀態,從心理意識上“藐視”目標,消除心理障礙。
2. 訓練心態平和、放松。在田徑訓練中,利用暗示法放松心態,能使身體機能(肌肉、韌帶)得到有效放松,既可以把運動對生理的消耗降到最低,同時也可以有效防止過于緊張使身體“僵硬”出現拉傷、摔倒的情況。在開展訓練前,訓練員可以放松地躺在訓練墊上做訓前準備,采用深呼吸、閉目養神的方式讓自己心態平和,使身體各個器官能夠得到調節,把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機能調節到訓前的最佳狀態。例如,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躺在訓練墊上,進行身體放松和心理暗示,進入休息—暗示—放松—訓練這樣的循環過程,使田徑訓練達到最佳狀態。
3. 截取訓練過程的剪影,利用暗示形成念動效應,以便開展念動訓練。所謂的念動訓練其實是利用暗示方法和運動中記錄于腦中的訓練剪影相結合的一種心理暗示方法。田徑訓練中的技術要領、方法和訓練過程通常會在我們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念動訓練法就是利用這個剪影,不斷回放、調節、磨合,最終形成一套完美的訓練方案和過程。采用這種暗示法的好處在于可以通過腦中形成的完美運動思路,控制自己的器官和肢體去執行,從而達到完美的訓練效果。例如,高中生在開展跳高項目訓練后,自己會總結什么地方沒有做到位,標準的方法是怎樣的,自己需要怎樣去糾正。在腦海中回放上次訓練的情況,結合標準方法去總結,形成一套完美的訓練流程,在下一次跳高中,采用暗示法形成念動效應,規范和控制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最終順利、合格達到訓練目標。
4. 假量訓練法。假量訓練法實際上就是在運動中設置一個根本不能輕易達到的目標,讓運動員超負荷訓練,激發自己身體的最大潛能,提升運動水平。(1)時間假量。例如在400米短跑中,高中生的正常水平是2分鐘跑完,我們就可以把1分30秒設置為假量目標,讓學生以此為目標去訓練突破。雖然學生無論如何努力都沒有達到目標,但他們的成績已經進入了1分50秒,實際上他們的短跑水平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2)重量假量。在田徑運動鉛球項目中,假如一個學生平時的最好水平是將5KG的鉛球擲出6米,我們就可以將鉛球換成6KG,投擲距離設為7米,讓學生按這個假量目標開展投擲訓練。該學生通過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努力,最終成績達到了6.5米,雖然沒有達到假量目標,但是換回5KG/6米的標準后,該學生的成績已超出這個水平。(3)高度假量。假如一個中學生當前的跳高極限水平是3米,利用高度假量的訓練理念,我們可以將目標設置為4米,雖然經歷了一次次嘗試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但若將高度下降為3米后他能很輕易地跳過去,就說明在高度假量目標設置的訓練下,該學生的跳高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