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鎮海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STS教育(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技術、Society 社會)的概念,進而探討研究了STS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途徑,希望能夠對新時期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高中物理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STS 教育;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近年來,隨著國家在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新的普通高中課程使所有教師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許多一線的教師都有不少疑惑而在課堂教學方面也開始不少有效的探索。:對于高中物理這門屬于我國教育體系中基礎學科來說,要能夠真正的實現《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的目標,那么在平時的物理教育教學中加強物理與技術以及社會的聯系那是必要的。因此,在實施物理教學的新課程目標,在課堂中中普及STS知識,以及增強學生的STS意識,進而推進物理的STS 教育,這對于我國普通高中的教育體系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物理學科與STS 教育
對于物理學科與STS 教育的分析, STS教育的概念以及物理學科STS教育的研究意義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下面對此進行簡單的闡述:
STS教育的概念。STS即是指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也就是中文所說的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STS教育,這是目前科學教育體系改革中興起的新的科學教育思想,其目的在于能夠通過STS教育培養出具有科學素質的公民。STS教育主要強調的是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三者的關系,從而能夠重視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產以及生活起到的作用,以及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培養受教育的學生能夠主動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強調在實際教育中的教學開放化、現代化以及社會化。
物理學科STS教育的研究意義。STS教育首先是在上世紀的60~70年代的西方各發達國家興起,由于全球化的加速以及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這使得與科學技術發展有關的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生態、人口、能源、資源等等也開始頻頻出現,高中物理學科的應用知識與這些問題是密切相關的,因此對于高中物理學科的STS教育從某些角度來看是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因此,高中物理學科的STS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物理學科教育的需要。
2 STS 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2.1 聯系生活,介紹物理學科發展新動態
在高中的物理教材中,與生活生產的相關的內容以及知識是非常多的,物理任課的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主動的利用以及聯系這些與生活生產相關的物理知識進行物理的STS教育的滲透,也就是可以通過物理課堂的所學知識,對物理相關的STS教育進行具體的滲透。
比如,可以依據高中物理的課程標準,聯系物理課本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們介紹以及分析當前物理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物理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果。典型的如,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手機等等高科技電子設備的應用、現代航天技術、磁懸浮列車。以及各種新興高科技材料的應用等等。通過對這些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現代物理知識以及物理科技成果的介紹,可以使得物理課具有時代的氣息。
2.2 開展實踐活動
高中物理屬于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學科,注重的不僅僅是科學理論知識,對于實踐動手能力也是較為重視的。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多多開展物理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實踐,從而中物理的實踐深刻的了解物理知識,進而能夠獨立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也是物理學科滲透STS 教育較為科學可行的手段。
具體的來說,可以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到一些社會問題的研究中,典型的如能源問題的研究以及噪聲污染問題的研究等等,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己所學所擁有的物理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這不僅僅達到了鍛煉學生的目的,更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3 注意與其他學科結合
任何的知識都不是自稱一體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知識自然也是多元化的。對于高中物理學科來說,物理與化學數學等等學科也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在物理的實際教學中,應該加強物理學科與其他基礎學科的聯系,這也是將STS 教育滲透到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進行《熱現象與規律》的教學中,在講解布朗運動時應該聯系化學的分子無規則運動以及生物的花粉運動等等;在進行《電磁場》的教學中,在講解電磁腸對于農作物植物生長的影響時,可以結合生物知識的講解;在講解《運動學》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結合數學知識講解。結合各科知識講解,不僅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能夠使得學生印象深刻,利于記憶。
總而言之,物理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對于科技,生活,社會來說都是有著特殊意義,物理是科技的基礎,在社會生活中也處處可以看到物理的滲透,因此,在進行物理的教學時,應該聯系生活的實際,將物理課堂上所傳授的知識與我們日程生活中的生產、科技緊密的聯系起來,從而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地。換言之,高中物理教師在對高中物理進行時,應該在教學中全面的滲透STS 教育,重視物理的STS教育,積極的探索在物理教學中加強STS 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從而使得能夠全面的促進高中的物理教育,推動人類社會文明的前進。
參考文獻:
[1]趙學漱.STS 教育的理論和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張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STS 教育[J].物理教學,2004,(11)
[3]殷登祥.時代的呼喚.科學技術與社會導論[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