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一、秘魯孔子學院發展概況
全球漢語熱的持續升溫,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廣本泛建立,使漢語逐漸成為世界關注的話題,面對世界范圍內的漢語學習者,誰來教?在那里教?怎么教?這些問題期待解決。國際漢語教學的本土化即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大舉措之一。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尤其是對外國學生的培養便是實施漢語教學本土化的重要方案之一。本文從介紹秘魯孔子學院的發展現狀出發,以秘魯漢語教學為案例,聯系國內漢語國際教育研究生的培養,就漢語的本土化教學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的培養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秘魯是南美洲開展中文教育最早的國家,這不僅與中秘之間的經濟和貿易利益方面有關,而且具有深刻的社會基礎。目前大約有占全國人口10%的300萬秘魯人有中國血統,他們完全融入了秘魯社會,成為多元文化的秘魯社會的重要元素,活躍在各個領域。在秘魯,至少出版6種中文報紙。在除了孔子學現院之外,秘魯還存在不少的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
2008 年9 月25 日至10 月1 日, 以國家漢辦副主任胡志平為首的代表團訪問秘魯, 雙方就與秘魯天主教大學、圣母瑪利亞天主教大學、皮烏拉大學共同合作建設孔子學院進行商談并達成相關協議。隨后, 河北師范大學又與秘魯里卡多帕爾馬大學達成協議, 2012年11月2日, 秘魯第四所孔子學院正式成立。秘全國著名高等院校大多集中在首都利馬。四所孔子學院中,有兩座建在首都利馬。具體情況如表所示:
學校名稱(地點) 漢語教學 學生人數(長期學生) 漢語教
師人數 孔子學院合作院校
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利馬) 常規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成人初級 I、II和中級I、II漢語課程,以及系列中國文化課程。在漢語教學方面,設計和推廣了名為"專業漢語"的常規漢語學習計劃。在文化課程方面,開設中國書法、太極和儒家思想入門等課程。 247 上海外國語大學
皮烏拉大學孔子學院(皮烏拉市) 課程名稱為《漢語普通話入門》。 54 首都師范大學
圣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阿雷基帕市) 漢語口語課; 中國舞蹈; 中文打字; 兒童漢語。 300多人 12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里卡多帕爾馬大學(利馬) 中西文翻譯專業、孔子學院還為國際貿易系開出了五個不同層次的漢語選修課程;為翻譯系開出了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漢語選修課。同時,為滿足漢語學習者的需求,孔子學院還面向社會開出了漢語初級班。 101 8 河北師范大學
二、秘魯漢語本土化教學現狀
“本土化”是一個運用十分廣泛的概念。“本土化”在漢語教學中的運用是在漢語成為國際教育的背景下普遍使用的。主要指把漢語教學滲透到國外教學國,與教學國的實際相結合。根據教學國特殊的國情和文化背景,注入教學國本土因素,爭取最佳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教師、教材、課堂教學等方面。下面即以大學教學為例,對秘魯漢語本土化教學情況進行分析。
1.教師隊伍構成(以大學孔子學院為例)
秘魯圣瑪利亞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的12名漢語教師,其中是8名來自中國志愿者,4名是秘魯國籍的本土化教師。里卡多帕爾馬大學孔子學院的8名教師全部來自中國,其中3名公派教師,一名中文博士,其余4名是志愿者。
2.教材選用
秘魯孔子學院大都選用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今日漢語》西班牙語版, 全書由課本、練習冊和教師用書配套而成, 全三冊, 共九本。是一套專門為以西班牙語為母語或媒介語的漢語學習者編寫的綜合性教材。注解語種為西班牙語。這套教材有很多優點, 但趣味性和針對性不強, 很難滿足秘魯學習者的不同需要。天主教大學孔院引入了劉詢編著的《新實用漢語課本》(商務印書館出版)試行教學。《新實用漢語課本》是為以英語為母語或媒介語的學習者編寫的一套新的系列漢語教材。注解語種為英語。目前,在教材的選擇上, 在沒有專門針對秘魯的漢語教學的教材。
3.課堂教學
秘魯開設漢語課的大學,教師課堂教學的媒介語使用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用英語作媒介語,一是使用西班牙語為媒介語。使用西班牙語的教師又有兩種情況:一是中國教師用西班牙語,一是秘魯教師用其母語。但要指出,中國教師很少能用西班牙語作為媒介語教學,筆者的同學于今年三月赴秘魯任教,她本身并不會西班牙語。雖然漢辦為赴南美洲國家的教師提供了短期的西班牙語培訓,但用西語教學,還是遠遠不夠的。據他了解,同在秘魯的志愿者,第二外語以學習英語為主。
4.教學效果評估
秘魯“本土化”教學程度相對較低。主要表現為:一是秘魯本土化教師很少,課堂學習中,運用西班牙語為媒介語的教師人數很少。二是缺乏專門針對秘魯的西班牙語的漢語教材。以上兩種情況在南美洲非常普遍。相對于漢語教育發展比較成熟的地區(如東南亞、北美等地),南美洲的漢語教育還很落后。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干事許琳表示,國家漢辦在未來將將重點發展南美洲地區的孔子學院。
參考文獻:
[1]曾敏.秘魯孔子學院發展現狀、問題及展望
[2]丁斌.孔子學院落戶秘魯,《走向世界》.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