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明
摘 要:作者根據自身經驗探討了民用建筑里電氣的分布問題,以供配電設施、低壓配電與線路的設計、變配電所設施、消防安全、防雷接地幾個點出發,深入研究了其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僅用來電氣類的參考。
關鍵詞:民用建筑;電氣設計;常見問題;分析;探討
1 供配電系統
1.1 在設計中進線斷路設備的裝置部位不對。進線斷路設備最佳的裝置位置在配電柜設備的進線側,如果進線斷路設備裝置在配電柜設備的受電測,在工作中當斷路設備運作到分斷部位的時候,斷路設備的下部接線位置會帶電,和標準要求中斷路設備應該在上部的接線處帶電不一樣,為了確保人身安全,要在配電柜設備的進線側裝置進線斷路設備。
1.2 聯絡柜(屏)內電度表選擇不當。聯絡柜(屏)既可受電,也可送電。采用單向電度表時,只能受電方向計量,送電方向不能計量。根據《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T50063-2008第3.1.7條“雙向送、受電的電力裝置回路,應分別計量送、受電的電量。當以兩只電度表分別計量送、受電電量時,應采用有止逆器的電度表。”的規定,聯絡柜(屏)可不安裝電度表,或安裝兩只有止逆器的電度表。
2 變配電所設置
2.1 在設計中變配電所設備裝置的部位不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的建筑樓房也都以高層為主,在進行高層建筑的設計時,一般都會設計地下室(以地下車庫的模式設計),為了充足的使用地下空間以及不占據地上建筑的面積,如排放水、暖氣通道、電氣這些設備放置房以及變配電室都安排在地下室,如果地下室的地下水位比較高或者地勢太低,當建筑物的防水設備不達標的時候,就會造成變配電室淹水或者積水,破壞正在使用的設備,造成供電設備不能正常使用,給正常生活帶來了困擾,勢必會對經濟也帶來很大的損失。因為這些缺點,筆者所在的地區電力單位就曾經發表文章,規定新建造的建筑物不能把變配電室以及開關防止在地下室。因此在進行電氣設計時要多考慮是否具有經濟性、合理性,然后在這些因素上考慮配電室應該裝置在什么地方。
2.2 建筑物設計的方案中對變配電室建筑的不符合標準。因為變配電經常穿過建筑物的下層,所跨范圍比較廣,有時梁高會在8米以上,導致變配電設備室的結構凈高很低,達不到要求的安全凈距標準,導致裝置變配電室很困難。
3 低壓配電
3.1 在設計中消防負荷的末端切換部位不對。在2005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及2006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對消防負荷的供電標準都是在末端配電箱位置裝置自動切換設備,在實際操作中,設計工作者對末端配電箱設備的概念理解存在異議,在規定的條文中末端配電設備處裝置的自動呼喚裝置是說的部分消防裝置還是全部的消防裝置,這里所說的互換設備位置不確定。依據收集的建議和意見,對互換設備的位置進行了統一,各自裝置在各自的末端配電箱。例如消防水泵裝置在消防水泵室的配電設備處切換,相仿電梯就應該相應的裝置在電梯機房配電設備處進行切換。
3.2 切斷電路可作用于消防負荷的過負荷。依據國家《低壓配電設計規范》文件中第6.3.6條:過負荷斷電能夠引發嚴重事故的線路,對它進行過負荷保護時不能夠切斷線路,可以作為信號使用。畢竟線路的超載運輸不會導致短路,短時間內的超載運輸也并不是當時就能夠引發災害,在特定的狀態下,可以讓導體運行的溫度超過標準,也就是降低其使用生命時間對特定負荷的供電不間斷,例如消防水泵的過負荷保護就可以當做信號。過負荷保護設備包含熱繼電設備、斷路設備等。
4 線路選擇及敷設
4.1 在設計中選用導體以及電纜截面欠缺考慮。在進行設計中考慮選用的導體以及電線的截面積時,不僅要考慮滿足計算電流的符合標準,還要考慮到用電設備端的電壓情況,當給高層建筑物電梯或者屋頂小風機進行遠距離供電的時候,因為線路會出現電壓損失,所以當電流到達用電設備的時候,所能送到的電壓電流量不能滿足電機發動或者電壓偏差的要求,依據國家《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條例中第5.0.4條:用電設備端電壓出現的偏差允許的范圍如下:普通場所照明以及電動機工作時出現的偏差在-5%至5%都是可行的;距離變電所規模較小的照明以及應急、道路、警衛照明工作的偏差在5%、-10%都是可行的;沒有特殊要求的用電設備電壓偏差也是在-5%至5%。所以在設計配電線路中遠距離供電時要按照運輸中電壓的損失量來計算,在選用的電線以及導體的截面積適當的加大一點,或者在設計中調節一下配電室的裝置位置,縮小供電距離。另外還有環境因素和敷設方案對導體以及電線的電流載量也有影響,因此,在選用導體以及電線的截面積時要考慮并列的條數、工作環境因素、導體運行溫度等因素對導體以及電線的載流量影響,恰當的選擇電線的并列條數。
4.2 在設計中對非消防一二級負荷以及消防用電的電線條數設計不合理。一般非消防一二級用電負荷以及消防使用的電源分為兩路:主供以及備供,兩路電源能夠進行連續的供電,尤其是在發生火災等情況下,消防泵以及噴淋泵這類重要的滅火設備一定要正常的工作進行滅火。如果主供電源和備供電源都在一個路徑中并列,發生事故時,可能這兩路電源同時發生損壞,備供電源不能在緊急情況下進行工作,致使負荷斷電,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非消防一二級負荷以及消防的主供、備供電源不能敷設在同一個金屬線槽或者在同一個金屬線槽里面卻沒有分隔,放置電源線路的外殼要涂刷上隔火的材料。
4.3 設計的電線套管在穿過變形縫時沒有對敷設進行要求。在高層建筑物中建筑的變形縫抗震等要留置的寬一點,因為如果形成火災,變形縫還有拔火的作用,所以在建筑變形縫的時候,應該選用不會燃燒的材料,電線貫穿在變形縫中的時候要標注使用的套管材料是不會燃燒的,同時使用不燃燒的材料塞滿套管的縫隙。
5 消防系統
5.1 設計的發生火災報警的系統不夠完善。消防控制中心供水開關的關閉信號沒有和自動噴頭的報警閥相連接,設計中具有火災自動報警設備時,在火災自動報警體系中要接入控制供水的輸入輸出功能,預防在檢修自動噴淋滅火系統時,關閉了此功能閥。
5.2 設計中的疏散逃生標志不對。疏散逃生的指示標牌方向根據建筑物的疏散方向而定,設計的疏散逃生標志要裝置在建筑物主要的疏散道路以及走道路線的距離地面一米以下的墻面上,裝置在這個位置,在人們平時走路時視線的前方,而且發生火災產生濃霧時,濃霧一般在高空中,裝置的位置低,逃生時彎腰前進,容易發現逃生標志。
6 防雷與接地
6.1 建筑的頂部必須要設置防雷式的保護過電壓的設備。因為如今的建筑頂樓都有消防風機與消防電梯,為了確保這些設備的防雷安全,在配電箱中設置過電壓保護設備是很有必要的。
6.2 忽略防雷的計算。大部分的設計者都是參考以前的經驗不經過精確的計算就自行的對建筑的防雷劃分等級,很明顯這是個錯誤的辦法,必須做的是,進行精準的計算得出建筑的預計雷出現的次數,計算出防雷的等級,這樣能在雷來之前做出最好的防雷方法。
7 結束語
為了電氣設計以后能更好的反正與新型技術的高水平,作者從以上的六個方面深入的研究與探討,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及多種標準要求,并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肖奇志.電氣施工圖審查常見問題綜述[J].建筑電氣,2007總第118期(第26卷).
[2]黃毅敏.消防電氣設計及工程實踐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建筑電氣,2007總第118期(第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