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來順
[摘要]目前大部分初中畢業生在聽說讀寫能力上,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就業和繼續學習的需要。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效果尤其令人遺憾。許多農村初中甚至高中畢業生,寫作能力低下,教師要結合農村教育實際,提高農村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鄉村;實際;核心;結合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文教學能否適應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一個重標志,就是看它能否切實提高學生以語言文字為工具的社會實際應用能力。
當前鄉村中學作文教學費勁大、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鄉村中學作文教學沒有結合鄉村實際。我國幅員遼闊,城市鄉村差別很大,教材內容、教學目的要求一樣,而教學的主要目標還是圍繞高考指揮棒轉,注重應試和升學。鄉村中學的作文教學要走出低谷,就必須踏踏實實,從實際出發為現實服務。
一、作文目標要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目的決定一切。這一觀點同樣適用于作文教學,最能反映作文教學總體特征的就是作文教學目標。目標明確而恰當,教師才能選定合適的形式,決定訓練的方法,取得理想效果。但由于目標不夠具體,缺乏層次性,對作文的社會實用功能又有所忽視,加上實際教學往往以升學應試為目的,很少考慮學生畢業后具體工作與生活的需要,所以導致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低下,不能適應社會與生產的發展,尤其是當前生活的需要。
如今鄉村商品經濟發展很快,人們的社會交往由過去的封閉型、單一化,變為開放型和多元化,導致了社會交往手段和方式的更新和多樣化,這就給鄉村中學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從“應試教材”的羊腸小道轉到為當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幫助農民致富的軌道上來,既要突出基本能力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也要重視具體的社會生產和生活目標。
二、作文內容要與鄉村實際結合
鄉村中學語文內容必須與鄉村實際密切結合,要有“泥土味”“稻花香”,也要有“商品性”和“科技性”。
傳統的作文教學是以記敘文和議論文訓練為中心,強調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教師喜愛訓練記敘文和議論文,學生往往以這些來衡量自己的作文水平。至于生活中用的,學習研究中用的,工作中用的文體,不受重視。中學畢業了不會寫公文,不會寫商品說明,不會寫實驗報告等各種實用的東西,在畢業生中占的比例很多。
鄉村需要論什么、說什么、記什么之類的文章,但更需要的是實用文。現代社會需要良好的應用寫作能力,尤其在鄉村,每個受過教育的人,身帶一支筆,主要寫的還是各種實用文。因此,鄉村中學作文教學應十分重視和大力加強實用文體的訓練。教學中,我們必須把它擺到重要的位置上,使學生有計劃、有層次地學習常見應用文的基本寫法,培訓實用寫作能力。
寫一般記敘、說明、議論的文章,依據教材中的寫作要求,也應力求與當地的農事、時令特點密切結合。如春季可以“春耕時節”“地膜育秧”“水牛精神”等為題,秋季可以“柑橘保鮮”“耕耘與收獲”等為題作文。可寫的素材,內容還是很豐富的。
為了給鄉村兩個文明建設提供優質服務,還可把“愛農”教育作為一項內容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可讓學生作一些調查,看到鄉村欣欣向榮的現狀和美好的前景,認識家鄉變化的原因,或觀察某些自然現象、農作物生長情況,思考某些群眾關心的熱門話題等。作文后,既要認真講評作文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技巧,又要對作文的觀點、感情作出評價,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樹立建設農村、改造家鄉的責任感、榮譽感。同時,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是“實際的需要”,而不是單純為了考試。
三、作文訓練以實用為核心
鄉村中學作文教學,要從實際出發,要以實用為核心,遵循“低起點、小步子、多實踐、快反饋”的原則加強訓練。
應用文是人們交流思想、互通情況、協調行動所經常使用的一種工具。它在所有的文體中和人們的關系最直接,使用頻率最高。此外,各類文體的訓練也應以實用為中心,不搞花架子和假大空,更不能把學生引向吟風弄月、感物傷懷、無病呻吟的歧途。
低起點,小步子,有利于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學生作文總有一個追求的目標,期望達到最好的水平。如果教師期望適度,就能產生較大的激勵作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反之,如果操之過急,要求過高,就會使很多學生望而生畏,喪失信心。
多實踐,快反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作文教學效益。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