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清元
[摘要]小學低段識字量大,學生不能全數掌握,學過的生字又存在回生率高的現狀。筆者認為采取的方法與對策有以下兩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漢字的組合、書寫規律;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和提前進入課外閱讀,鞏固識字成果。
[關鍵詞]識字教學;降低;回生率
“回生”是指對前一階段已經學會的東西又感到生疏。低年級學生學得快,但忘性大,回生現象嚴重,如何降低識字教學中的“回生率”,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一直面臨的問題。教師要針對學情,備足學生這方面可能出現的情況并采取應對策略。學生的識字能力存在差異,有記憶速度、質量和方法上的差異,還有學前識字經驗積累的差異。在這些方面,教師可借鑒前輩的經驗進行實踐和探索。及時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降低識字回生率,而且復習的方法和鞏固的頻率也會影響識字回生率。筆者認為,在識字教學中,追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統一是學會的關鍵,反復鞏固也是課堂前后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掌握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國漢字獨具魅力,它不僅具有形態的藝術美,在結構方面也是有規可循的。眾多的漢字,其中必有一批主體字,而這些主體字具有很強的繁衍力,每個主體字都能派生出一串形、音相近的字,眾多漢字是由母體字滋生而成,母體是漢字派生的本源。如:母體字“兆”,能組成 “跳”“眺”“桃”“挑”“逃”等字。學生掌握了母體字,那么識字就變得容易多了。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規律,利用動作、情境、圖象等來加強漢字與事物、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初學生字時,就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引導學生在聯系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經常這樣做,日積月累后學生就會形成較強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
為了讓學生始終對寫字充滿興趣,識字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可進行角色互換。教師在做學生時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故意把字讀錯,然后讓小老師來給自己糾正。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也能鞏固識字的成果。
低年級小學生由于具有年齡小,有意注意不能持久的特點,教師可采取多樣的新奇的識字教學方法。如在教學《憫農》中的生字“夫”時,筆者就運用了猜字謎的教育方法:“二人力大沖破天,猜一個字?”學生踴躍回答是個“夫”字。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會了生字。這樣的教法,學生會愿學,并樂學。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和提前進入課外閱讀,鞏固識字成果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學到的知識在第三天以后記憶率就只剩下25.4%。根據兒童的遺忘規律,在認字后的兩三天內進行復習鞏固效果最佳。
1.利用社會大課堂,拓展識字的渠道,讓學生主動識字。教師要布置學生把在生活中學到的生字記錄在小本子上。如:警示牌、商店廣告牌、電視電腦上經??吹降淖?。在課間拿出來與同學一起讀一讀,在一起交流心得體會。
2. 鼓勵學生閱讀適合自己年齡段的讀物,學以致用,加深印象。熟字的復現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在課外閱讀中能增加識字量,而這種識字量的增加完全是學生自主、自愿的,不會產生任何壓力。
而提前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就需要教師在大量課外閱讀的基礎上,適時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鞏固課外閱讀成果。當學生興致勃勃地、主動、能自動地進行認字,教師的識字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字回生現象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正常的心理過程,也是識字教學中必然經歷的過程。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講究方法,科學地遵循遺忘記憶規律,切實抓好“識記、保持、再認”這三個緊密相連的環節,進行有效的識字教學,可以明顯地降低識字回生率,達到預期的識字目標。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