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清
[摘要]英語角是英語學習由課堂內向課堂外的延伸,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彌補課堂教學的某些局限。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若使兩者相輔相成,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又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英語角;活動;設計
教育學家杜威說:“教師在教育事業中的任務在于提供刺激學生反應的指導學習過程的環境,以便學生確實形成良好的智力的和情緒的傾向。”這就是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體驗是教育的關鍵。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為了溝通。英語角正順應了這種需求,它把英語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在組織者的策劃安排下創設情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自由交流
自由交流(free talk) 是英語角最常見的形式,人人可參與,可每個禮拜舉行一次,時間最好是晚上晚自習的時間段,場地應選室外清靜光線不太耀眼的地方,盡量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優雅的環境,這樣一些課堂上不敢主動舉手發言的學生在這樣放松的環境中也會想嘗試與人主動交談。每次活動應有一個主題,以避免有些學生每次都只是去與人打招呼,除此不知講什么,主題可選學生熟悉有話可說又感興趣的,如喜歡的食物、運動、明星等話題。組織者每周提前張貼海報告知本周英語角話題,讓學生提前有所準備。還可安排一些活躍且口語好的學生或教師來調節氣氛,主動與一些只看不說的“圍觀者”交談,幫助他們克服不敢開口的畏懼心理。
二、比賽活動
學校不定期開展一些比賽活動,如:英語朗誦比賽、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等。朗讀比賽的主要意義在于鍛煉學生的口語發音,培養語感以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心。這類活動難度不大,朗讀的內容可以是精美的散文,也可以是有趣的小故事。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錄音機、復讀機等工具,認真揣摩磁帶中的每一個音節、每一個語調,朗讀者要聲情并茂。先可在班級內選拔選手,再進行校級比賽,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參與。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活潑有趣,人人能參與,用比賽的形式使枯燥的記單詞有了動力。英語演講比賽則是給優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平臺,因為演講的內容要是原創,這就要求有一定的英語寫作功底。
對于比賽類的活動一定要有明確的評分規則,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評出優劣,并給優勝者一定的獎勵,才能達到激勵的效果。
三、英語晚會
在圣誕節等節日來臨之際舉行英語晚會慶祝,是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最好的形式了,晚會上學生可唱英文歌曲,表演學過的英語話劇,朗誦詩歌。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又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有些英語不太好的學生英語歌曲卻唱得很好,這樣的晚會也給這類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表現機會,教師也可適時給予表揚,以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四、展示欄
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成功的體驗與激勵,展示無疑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在校園或班級開辟一處英語展示欄,把學生的優秀英語作文、手抄報、活動評選結果、優秀學生介紹、英語學習心得等展示出來,不僅可以起到宣傳交流的作用,還可以激勵學生更努力地投入英語學習之中。此外,還可展示一些美文美句欣賞,培養學生的英文審美情趣。
五、校園廣播
校園英語廣播把英語聽力教學延伸到課外,彌補課堂教學因其局限性而產生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和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校園廣播可每周播放一兩次,由經驗豐富、口語優秀的青年教師輪流負責管理,并由幾名在擇優基礎上選拔出來的優秀學生協同播音。播放時間最好是下午放學后半個小時左右。節目形式要多樣化,融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如“新聞簡要”“英文歌曲欣賞”“學習解難”“西方文化介紹”等等。其中“西方文化介紹”可以講解英美國家的文化、節日、地理、風土人情,或一些生動有趣的英語諺語和習語,以使學生拓寬文化視野,加深對中西文化差異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每期的節目主持人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等工具獲取豐富的知識。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