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禎
摘 要:語文作業的設計屬于語文教學環節中的一個基礎組成部分,在教學理論設計與教學實踐深化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小學語文作業普遍表現為書寫量過大、作業形式單一、耗時長等特點,導致存在學生學習任務加重,卻難以提高學習效率的狀況。針對小學語文作業難、偏、重的現狀,圍繞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設計的問題,進行了原則、內容、形式三方面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
小學語文作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除了是檢測語文課堂效果的一種直觀方法,同時還是語文教學的導向標,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作業狀況進行全面分析,能找準學生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作業設計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同樣需要創新優化,設計方向要朝著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創新實踐能力提高發展。
一、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語文作業屬于課堂教學的一部分,要想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重視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從目前小學語文作業的整體形勢來看,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1)作業量較大。給予學生創新思考的空間少。(2)體系不全面。作業設計在書本知識、智力開發、技能培養這三方面的訓練點中不夠系統全面,存在分散重復的問題。(3)布置作業不合理。學生學習具有差異性,而大多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刀切”的做法,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則“受不了”。(4)滲透面不廣。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必然聯系,找到語文與其他學科的交叉點,進一步挖掘、滲透,語文學習會更加豐富多彩,而實際的作業設計往往容易忽視這一點。(5)師生從作業中獲得的有效信息較少,相互間缺乏交流互動。總之,小學語文作業千題一面,總量過大,質量過低,質與量無法形成正比,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因而小學語文作業的優化設計是深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回避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原則
1.效率性原則
效率問題是小學語文作業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題海戰術”并不適合語文學習。當然,學生作業必然需要“一定量”的投入,但對這“一定”的把握要準確,作業量過大不僅無法實現知識鞏固消化的最根本目的,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小學生處于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過多的作業量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
2.啟發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培養學生思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思維形式開始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然而,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小學語文的設計仍是以機械的抄
寫、死記硬背的形式為主,使得學生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因而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要盡可能地減少機械性,以培養學生思維發展為目的,增強作業設計的啟發性。
3.系統性原則
合理構建小學語文作業的結構設計,是優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知識、智力、技能這三個作業訓練點中,通常知識點的訓練所占比率最大,有的作業設計甚至完全忽視了智力、技能的訓練,這種結構體系是不科學的。在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要對這三方面的訓練點進行合理分配,同時在各個板塊的訓練設計中要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圍繞課標中明確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展開工作。
三、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內容
1.作業內容要豐富多彩
傳統的作業內容比較單一,通常是圍繞教材內容的重難點鞏固分析,生字詞的抄寫、填空、組詞等內容展開,使得學生難以沖破書本的束縛。實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強,教師在作業設計的時候要善于在學生活動中捕捉時機,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從而讓作業內容更加靈活多樣。
2.作業內容要聯系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學以致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不再是封閉式的,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課本學習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因而作業設計的方向可以向學生生活方面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只有與豐富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的時候,才會顯得格外鮮活有用。如,學習完《找春天》這一課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郊游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切身感受他所看到的春天與課本描繪的是否一樣,并讓學生寫幾句贊美春天的話。這樣一來學生能親身接觸更多豐富的語文知識,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形式
傳統的作業形式主要是以書面作業為主,形式比較枯燥、單一,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效率不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語文作業形式的優化要從多樣性著手,在作業的設計中融合聽、說、讀、寫、畫、唱、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腦、口、手多種感官全面配合,更多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小學語文作業的形式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1)讀寫累積型
作業。語言的學習必然離不開知識的累積,這類作業在語文作業中占據基礎性的位置。具體表現方式可以是字詞抄寫訓練、摘抄課內外閱讀中的好詞佳句、讀后感等。(2)演說交際型作業。學生在完成基礎訓練的基礎上,開展演說型作業。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進行角色模仿,也可以設計一些辯論題,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這類作業能真正讓書本知識融入生活。(3)奇思妙想型作業。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在設計語文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這方面延伸。如,在學習完《誠實與信任》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對“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馬聯.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的藝術.小學教育,2011.
[2]朱作仁.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導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舊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