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勇
摘 要: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主要分析了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小組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青睞。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中國諺語“人心齊,泰山移”“團結就是力量”等,也無不說明了合作的重要性。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較高的學科,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以后發展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具有極大的意義。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起源于美國,在美國的教學體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繼而推廣到世界各地。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將班級劃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學過程中,各合作小組通過研究、探討、合作等多種方法交流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十分重大,小組合作學習能夠集小組成員的智慧于一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其他組員的長處。小組合作學習還能增強同學間的交際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科,與別的學科相比較而言,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更加明確。因此,在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并且完善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實現教學目標、
改進教學方式都起著積極、有效的作用。
二、完善各小組成員的組建,達到最佳組合狀態
完善各小組成員的組建,是為了使得各小組成員之間能夠配合默契、優勢互補、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達到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實效性的目的。如何才能做到各小組成員之間的這種完美組合?(1)教師在組建各小組時,要考慮到各合作學習小組的綜合能力大致相等,使其能夠相互競爭。一般組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該小組的成員要具有優等生、中等生、差等生,這樣在合作學習時,能達到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能夠幫助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的目的,小組人數一般在四至六人為最佳。(2)也要做到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一些學生比較志趣相投,他們在平時的互助學習中就表現的配合默契。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放出一部分自由讓學生自由組合,以求達到最佳合作的效果。
三、創設合作情境,明確任務目標,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創設合作情境,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而言,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更多。一般完成一個課程學習或者是學生制作一個作品,是需要一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的。基于這些因數,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創設小組合作情境很容易做到,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明確任務目標,是做到每一個課時、每一個單元的學習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在給各小組布置任務時,一定要講清楚、說明白任務。這樣各小組在合作探討、研究、學習時,才能圍繞這一任務展開,合作中具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才能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才會努力向任務目標前進。如果連任務目標都不清楚,小組成員將會爭論不休,合作學習就更談不上了。
四、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是為了學生有更加自由、寬廣地發揮空間,也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積極發揮指導作用。教師如何發揮其指導作用?(1)既然是小組合作學習,就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創造的時間、空間,教師不能跟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樣,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細致地將教學內容不斷講述,這樣,小組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已經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2)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因為是學生合作學習,就只將任務布置給各小組后就放任不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難免會碰到難點、疑點,這時是需要教師幫助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走下講臺,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既能指導學生,又能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五、評價要全面性,方式要多樣化
全面性、多樣化的評價能夠起到客觀、公正的效果,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組榮譽感及個人成就感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什么是全面性的評價?教師在對各合作小組進行評價時,應該從各合作小組在學習中對課題教學的準備情況、在實踐操作中小組成員的配合程度、近一段期間內該小組的進步程度、個人的突出表現以及合作小組的作品制作好壞等多個方面對各小組、各小組成員給予相對應的評價。什么是多樣化的評價?多樣化的評價是指在對合作小組及個人評價時,不是教師一個人做出評價,而是師生之間共同做出評價。例如,展開組內自評,各小組評選出在該小組內組織能力強、創新能力好的學生,教師及全班學生給予肯定與贊揚。開展組間互評,由教師和各小組評選出“最佳合作學習小組”,表揚該小組的合作學習能力。通過全面性、多樣化的評價,既能使評價更客觀、公正,也能使受表揚的學生和小組增強自信,同時也能起到激勵其他合作小組與組員的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采取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在學習時探究、自主、合作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王洪青.“團隊合作、分組競爭”教學策略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