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了三十多年的煤窯
一直沒有挪地方
我怕焐了半生的煤窩子
一朝被風吹涼
記了三十多年的采煤日記
一直沒有停下來
我怕走了半生的巷道
會被歲月彌漫
光著腳給煤暖被窩
流出血汗給煤滋養
雙手捧著一塊煤
一整夜地和它說話聊天
面對身邊簇擁著的寂靜無語的煤
我多么希望它們能像春天的泥土
一塊一塊地活過來啊
八百米風景
八百米 是一條不長的路程
傾角四十五度 是一個
直角三角形的斜面
是十六根鋼軌和一百多根枕木
編織的煤炭運輸線
從地面到井下
是八百米軌道下山
年輕的礦工們奔跑著
像天空撒下一陣流星雨
礦燈跳躍而炫目
從井下到地面
是八百米軌道上山
一排子響著柳梢的煤車
滿載著幾個世紀的春天
八百米 比螞蟻回家的距離要長
八百米 比太陽到大地的距離要短
十七歲
十七歲下井
我不是年齡最小的礦工
但我是最瘦弱矮小的礦工
眼看著滿眼層出不窮的黑煤
我對潮濕陰暗的環境充滿恐懼
那個綽號大嘴的把鉤工說
我高的夠不著
矮的拿不動
肥大的工作服
幾束礦燈光印在后背上
就是一個笨拙的瓢蟲
我聽了并不氣惱
我感覺大嘴說得對
大嘴是個有詩意的礦工
在煤炭這片生機盎然的古生物群里
與遠古撲面而來的生命接軌
我應該非常榮幸 從此
我不再對黑暗的井巷害怕
而是充滿深情 在我眼睛里
煤有了鼻子和嘴巴
煤有了翅膀和眼睛
煤 像幼兒園的孩子們
在黑暗里豎耳等待著
下課的鈴聲
一條條鏗鏘悅耳的軌道
一輛輛鳴笛有韻的礦車
一盞盞溫馨明快的礦燈
都是通向春天的大門
通向回家的路程
來啊 我雙手捧起一塊有花斑的煤
這應該是一只億年沉睡著的瓢蟲
我們是一家人呢親愛的小東西
陽光正等待著你的翅膀
發出震顫著時光的嗡嗡琴聲
早上七點
一個小時以前擁擠的井口
已經恢復平靜
灑水車放著輕音樂開過來
又開過去
宿舍里街道幽靜
樓頂陽光溫和
工業區結束了一夜的喧囂
夜風停止
機器也休息
一位年輕礦工
手提著新鮮的豆汁和油條
匆匆奔向井口深處——
清晨的礦山
像一壺沸騰之后沉寂的開水
靜靜地等待著
再一次沸騰的開始
煤層深處
煤巷中我是孤獨的盲人
坐等著過路的聲音
先是那些提著燈盞的螢火蟲們
這些鄰家的孩子 漫天飛過
像無數星星
騎著車子到月亮上去
再是蜜蜂把拖鞋
落在了草叢里
一拐一瘸地
在花朵中尋覓
金黃的蜜 越釀越甜
最后是一隊螞蟻
浩浩蕩蕩向崇山峻嶺出發
它們把我當作了運籌帷幄的統帥
高呼口號 冒雨前進
沒有一只螞蟻表現出膽怯
坐在煤的點將臺上
我用時髦的穿越走出迷途
心燈不滅 點亮雨滴
一直往前走
一定會有光
郭安文:男,六○后,山東新泰人?,F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工作。1990年始寫作,在《人民日報》《詩刊》《詩探索》《作品與爭鳴》《陽光》《星星詩刊》《中國詩歌》等報刊發稿,曾獲1991年《人民日報》江鈴杯·全國抒情詩征文一等獎,中國煤礦文學烏金獎,優秀圖書獎,詩探索《2011年度詩歌》優秀詩歌獎,山東省五一文化獎,東岳文學獎等。入選《2010年度詩歌》等選本。出版詩集《撫摸生命的亮色》,長篇小說《狗眼》。山東省作協會員,中國煤礦作協理事,泰安市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新泰市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