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本文從適應性教學模式出發,探索高職數學的教學策略:高職數學應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適應高職院校專業需求及實際應用、適應未來需要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職數學;適應性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高職院校許多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它既是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的需要,同時又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滿足工作需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職生來源廣泛,結構復雜,文化基礎和知識結構薄弱,教學學時較少,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特別是高等數學的學習。在這種情形下,關注高職數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適應性教學策略出發,談談個人對高職數學教學的一點看法,供同行參考。
1適應性教學模式
適應性教學模式[1]最早由美國教育家加涅提出,他認為“適應性教學這一術語通常指恒定地監控著學生的進步,并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變換教學內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統。”適應性教學法強調的是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動機、知識結構等基礎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調節教學過程,使教學成為一種動態生成過程,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2適應性教學模式下高職數學教學策略探索
適應性教學策略的設計應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學生的發展[2]:第一個方面是學生的知識結構需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發展。第二個方面是通過教學的靈活處理來滿足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個性差異。“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入門的向導”,要使高職學生喜歡數學,就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愛學、善學。
2.1適應高職學生心理特點激發學習動機
高職學生由于其生源特點,注定了他們的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習慣差,學習缺乏自覺性,對數學的學習充滿畏懼,對前途迷茫,心理常處于矛盾、不安忕態,因此適應性教學策略中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入手激發學習動機,做到這一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正面引導。從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狠下功夫,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學,把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定理、復雜的演算,轉化為易于理解、生動有趣的語言,并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傳授給學生。(2)賞識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因此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多用贊賞、鼓勵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在點滴的鼓勵中獲得學習的動力。(3)與學生交心。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給人的感覺是高高在上,威嚴不可侵犯的刻板教書匠,這在心理上多少讓學生與教師產生距離,從而影響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喜愛,為此,我們要改善這種種狀況,使教師在課堂上是受人尊敬的老師,課下是學生的朋友,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之余和學生多交流、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不解的問題、生活中的難題,從而及時給予他們幫助,通過交與學生交心,教師也能隨時了解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教學的方法、進度。教師不僅要做傳道解惑之人,還要做學生的家長、心理輔導員,關心學生、理解學生、正確誘導學生,讓學生在關愛中成長.教師與學生的這種朋友關系,可以讓學生產生愛屋及烏的心理效應,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2.2適應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需要和實際應用激發學習動機
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知識的系統性和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過于注重推理、演算等方面的技巧練習,對知識應用于專業及解決實際問題重視不夠,讓學生誤認為學習數學沒有多大的用途,從而造成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不感興趣,以至教師難以教學,為解決這種問題,需要從專業需求出發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篩選,使學生所學內容既滿足專業需求,又能保證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教學過程中對內容的選擇在充分考慮專業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難度,談化理論證明,科學安排時間,并在授課時引入專業、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講解,如股票曲線問題、房屋出租問題、“谷賤傷農”說法問題、牛奶包裝問題等。這此實例的講解不僅教會了學生用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極積性和主動性,同時相關實際問題的講解,體現了數學為專業和實際服務的宗旨。
2.3適應未來需要,培養自學能力
在知識信息量激增,知識老化的周期縮短的今天,要把繁雜的各種知識只通過課堂教學傳授給學生是不可能的,老子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想幫助他人解決難題,還不如傳授給他人解決難題的方法。因此數學的教學應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作為重點,教學過程中注重學法指導這一環節,采取日常教學滲透、專題講座、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4實施分層教學
高職學生由于其生源的多樣性,導致學生基礎相差較大,因此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重目標的課堂教學設計路線,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授課過程中實行同步授課、目標分層、作業分層、考核分層。問題的設置、例題習題的選擇與各個目標匹配。
高職數學的適應性教學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一教學理念,這一方法的實施不僅使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轉向為激勵、點撥、引導式教學,而且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是一種適合高職數學教學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郭先平.高職數學適應性教學問題研究[J].數學教學研究,2013(5):5559.
[2] 張真子.高職院校數學的適應性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冶金教育,2008(1):3335.
作者簡介:葉菊芳(1962—),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