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開韜
1月4日,隨州市曾都區城南新區白桃村新當選的“兩委會”召開新年的第一次工作會議,清理2014年村級財務收支情況,新成立的村務監督委員會4名成員應邀參會。
會上,一張200元的租車發票被村務監督委員會檢索出來。一名村干部解釋,這張發票是換屆選舉期間產生的,他兩次到區里辦事,因為下雨,不便騎摩托車,都是租車往返,每次費用100元,兩次合開了一張發票。村務監督委員會商量后認為,這張發票是不必要的開支,不符合村級財務管理要求,不予簽字報賬。這意味著200元的開支要由這名村干部個人買單。村務監督委員會履職的第一課,就給了村“兩委”班子成員一個“下馬威”。
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洪樹晏說:“如果沒有嚴格的監督,今天你違規報銷200元,明天他違規報銷300元,這個頭一開,就不容易剎住,最終將走向腐敗。”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潮海對這一觀點高度認同。
時間回溯到2014年上半年,村里修建村民活動廣場,改造下水道。這本來是造福村民的好事情,但由于監督缺失,在村紀檢監督小組、理財小組和村民還不知情的情況下,工程已經開工。為此,村民多次上訪。
劉潮海說:“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形成決議,開展工作,老百姓肯定認為其中有貓膩,工作做得再好,他們也不會買賬,干群矛盾就是這樣形成的。監督是對村干部最好的保護”。 在是與監督委員會明爭暗斗,將其架空,還是坦誠相見,主動接受監督之間,新當選的村“兩委”班子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
2014年12月份,白桃村完成“兩委”換屆,又選舉產生了村務監督委員會。隨后召開了一次由村“兩委”班子全體成員、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體成員、全體村民代表共同參與的會議,明確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責和運行機制,議定了4個問題:一是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地位。村務監督委員會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村民代表大會和全體村民負責,每年至少向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大會報告一次工作。不認真履職的成員,村民代表大會可以進行罷免。二是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職責。即對村級工作進行全程和全面監督,包括村“兩委”干部考勤、履職、廉潔、道德表率作用發揮情況,村建工程立項、招標、施工質量、工程量核算和價格議定情況等。三是監督的方式。村委會召開的所有會議,都必須提前向村務監督委員會通報,凡需形成決議的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可隨時列席會議進行監督,并有建議、質詢、評議、否決權和向村民代表大會及上級黨委政府反映問題的權利。村委會形成各種決議的會議記錄、各類合同、協議、報賬單、公開公示材料等,都必須經村務監督委員會簽字。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有義務把監督情況向村民進行宣傳告知。四是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工作報酬。根據參與監督工作的考勤記載,經村民代表大會審定后,可以按工時發放一定的誤工補貼。
近期,村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解決村民活動廣場和改造下水道工程的遺留問題,提出請區建設局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和請有資質的會計事務所對工程造價進行核算后,再與施工方結算工程款的解決方案。同時提出了2015年計劃開展的重點工程,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體成員參與會議,方案全部得到表決通過。一位村民代表說:“村里的工作大家先商量了再辦,不是少數幾個人說了算,讓我們心里有一本明白賬,這樣的干部我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