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迪++何文進++何燁明++張燕萍
“不搞行政村改革,農村就是一潭死水,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就打不通。”在2014年的全省基層組織建設推進會上,大悟縣委書記郝章新擲地有聲地說。
60多年前,“中原突圍”在大悟縣宣化店打響,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由此拉開;60多年后,大悟縣再次發揚“不怕圍,敢于突”的中原突圍精神,在村干部隊伍建設中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
多管“輸血”,班子強了
談到過去選拔村干部的情況,東新鄉組織委員雷海江一扳手指頭:“龍泉村僅有151人,紅石村503人,而且大部分青年外出務工經商,留守人員集中為老、弱、病、幼構成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隊,矮子中間撥將軍,要選出合適的村干部太難了。”
打開局面迫在眉睫。
歷時3個月,全縣行政村從356個減少到267個,167個村參與合并,消除了千人以下的小村,38個軟弱渙散村黨支部全部得到轉化提高。高店鄉是先行試點,黨委書記曹建介紹說:“3個月內,全鄉20個行政村,精減到12個村,打了一場硬仗,班子強了。”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夏齊勇用幾個“并”字來形容這次改革效果:村級規模并大、村干部數量并少、班子素質并高,行政成本并低、經濟實力并強、群眾負擔并輕。
合并行政村只是大悟縣配強班子的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小步,該縣力推“能人治村”,引進各種高素質人才。
多年前,提到三里城鎮柏園村,民間有一句順口溜:“山大水惡,出門爬坡,富人少,窮人多,有女莫嫁柏園窩。”為了擺脫貧困的帽子,鎮黨委決定請回村里的黨員致富標兵汪良云。
汪良云回村扛起了重任,依托柏園村1.7萬多畝山場的優勢,帶領村干部和村民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如今,該村年收入5000元以上的茶農達120戶。
為讓新鮮血液補充進來,大悟縣明確提出年滿60周歲不再擔任村干部,新任干部必須在50周歲以下,每個村都有女干部和35歲左右的年輕干部。高店鄉忠河村原黨支部書記高必政,擔任村主職10年后,按照要求退了下來,現擔任村里的經濟發展顧問。面對組織的決定,他說:“離職不離責,退崗不褪色。”
強心劑下,干部穩了
“現在集體收入來源廣了,我的工資比以前加了不少,工作態度轉變了,工作熱情也提高了很多!”去年11月18日,孝感市農村干部建設現場會在大悟縣新城鎮召開。新城鎮韓河村婦聯主任范光明吐露出心聲。
新城鎮韓河村黨支部書記丁業房告訴記者,以前在貧困山區當村干部收入太少,對群眾沒吸引力,能力強一點的都外出了。
陳彪是本地回鄉的大學生,36歲的他有15年的黨齡,在村“兩委”換屆中,以92%的贊成票當選為夏店鎮山背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之前,和他一起畢業的同窗很多去了北上廣,回家買房買車,同學聚會餐桌上曬工資的時候,他總是最緘默的那個。親戚朋友都勸他出去闖闖,當個村官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他的心也動搖過,但又不想放棄最初的夢想。現在待遇提高了,一年有兩萬左右的收入,家里經濟相對寬裕了很多,可以安安心心地為村里辦點好事實事了。
大悟縣除了給干部的收入輸血,還讓干部為自己的收入造血,整合8000萬元資金建設村級集團經濟基地。以夏店鎮山背村為例,村里引進河南百花谷生態農業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將新建苗木花卉基地4000畝,種植櫻花、桂花、薰衣草等苗木花卉,形成集養生、休閑、娛樂、觀光為一體的G346國道沿線夏店段生態旅游示范區。黨支部書記陳彪算了筆帳:“一年后全部建成后,村里增加集體收入10萬,活動經費就夠了,村干部從集體經濟收入中提取的獎勵報酬也有著落了,大家的心都穩了,對工作更加熱情。”
留人還要留心,大悟縣花大力氣讓干部“留得住,住的下”,改善村干部的硬件條件。比如新城鎮,鎮政府先后投入了10萬余元加強硬件設施,在辦公室安裝了電腦寬帶網線,在宿舍配備了電視,熱水器。此外,還設置了閱覽室、活動室、籃球場,配備了各類健身器材。問到現在生活怎么樣,新城鎮黨委組織委員魏斌橋笑著回答,閑了的時候可以上上網,看看書,打打球,食堂菜品多而且還免費,早把這當成家了。
雙向監督,隊伍優了
“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干部。”只有村干部態度端正了,素養高了,才能發揮“領頭雁”的作用。
“村干部要有敬畏心,自覺學法守法;要有責任心,提高思想意識;要有感恩心,清白為官,牢記‘手莫伸,伸手必抓。”高店鄉黨委書記、人民監督員曹建在“預防農村干部職務犯罪暨新任村干部培訓大會”上有感而發。
縣紀委監察局趁村“兩委”換屆的時機,及時組織專班到17個鄉鎮巡回上廉課,提前給新一屆村官打預防針,努力樹立新一屆村 “兩委”干部“為民、務實、清廉”形象。“牢記黨的宗旨,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廉政宣誓現在仍盤旋在彭店鄉羅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顏旭東的腦海中。他說,廉課教育后,覺得自己就像打了“清醒劑”,上了“緊箍咒”。
“我是大悟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張孝華,當選3年來,我努力把為人民辦實事、謀利益作為履行代表職責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實績實效來回報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今天我誠懇地接受廣大選民對我的評議”。這是劉集鎮合山村書記張孝華向選民做述職報告,臺下黑壓壓的坐了300余名選民。最后為張孝華評分的時候,很多選民在測評表上為他打上了滿分。
談到對進行這樣的述職評議是否滿意時,很多選民都希望能一直開展下去。在他們看來,述職評議加強了村民對干部的監督,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