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既有存量問題又有新增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解決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問題,健全法制己經成為我們的唯一選擇。本文針對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法律問題,結合我國的國情,提出了處置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法律對策,以期為我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的處置有所幫助。
一、制定單獨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
經過各方面多年的積極探索,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總量及比率已經明顯下降,不良資產處置已經進入到關鍵的階段。但是我國目前現行的法律法規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方面的規范并不完善,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債權人如何參與企業資產重組的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企業資產重組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債權人如何進行監督也缺乏具體規定,不良資產處置中以債權作為投資或融資擔保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等,而且現行法律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運作還有不少的限制,如《證券法》關于分業經營的限制等。上述問題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法律依據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現行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只是國務院的部門規章,層次低,效力有限,其權威性和普適性不足,無法給不良資產處置提供充足的法律保障。因此,為了更好的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提供法律保障,要完善不良資產處置的立法,將相應的部門規章上升到法律層面,制定單獨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應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性質及法律地位,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范圍,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運作程序。
二、建立個人破產制度
近年來,為了適應國際經濟形勢的需要,促進國內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啟動消費內需的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費信貸的與日俱增。從商業銀行業務趨勢來看,消費按揭貸款業務蒸蒸日上。消費者購置房屋、購買汽車等消費品,都可以根據個人及家庭收入狀況通過按揭、分期付款、預期透支的方式進行,“卡奴”、“房奴”等群體不斷涌現。銀行的各類個人金融業務在不斷推進,但是相關的法律并不完善。自然人在一片質疑聲中被排除在新的《企業破產法》適用主體范圍之外,然而,由于股市、基金的投資風險、一些自然災害等各種不確定事情的隨時發生,加之個人失業、商業失敗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事實上的個人破產。個人破產法律制度的缺失,容易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形成。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個人破產后通過限制其過度消費,可以減少不良貸款。對于已經形成的銀行貸款,則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防止呆賬壞賬拖時較長。
三、制定債轉股的專門法律
1、完善債轉股相關法律的選擇—制度債轉股的專門法律
解決債轉股實施過程中的法律問題,必須完善債轉股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制定債轉股的專門法律,依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從而避免了一系列的法律障礙。具體實施中,可由財政部或者人民銀行牽頭,由財政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等各部委及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機構投資者等各相關部門組成跨部門的專責工作組,研究債轉股的法律制度建設,進行單行立法,然后由人大常委會通過。
2、債轉股專門法律要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問題
針對債轉股中的法律問題,債轉股的專門法律要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問題:規范債轉股協議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即要明確其享有的權利,也要明確其應該承擔的義務,使債轉股協議各方在債轉股過程中有法可依;從立法上明確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債轉股企業的控股權、收益權、管理權、監督權等合法權益,保護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股東權利,使資產管理公司對債轉股企業行使股東權利具有權威性;積極探索創新尋找多種退出途徑,確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權退出的合理機制,以實現股權處置方式多元化,具體來說,要細化股本回購制度,重新目標公司的管理層利用借貸等融資方式購買本公司的股份或資產,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確立債轉股企業特別是其管理層的股權回購義務,逐步創造允許國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法律環境,制定外資機構準入制度,引進合格境外機構,最大限度的利用外資來處置債轉股企業的股權。
四、構建不良資產證券化法律制度
1、明確證券化基礎資產的法律性質
明確證券化基礎資產的法律性質,進行資產證券化的資產必須是可以帶來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并且保證這些資產的可交易性。首先,進行資產證券化的資產必須是可以帶來穩定現金流的資產,以保證證券的基礎具有穩定的償付能力,從而使資產證券投資的安全得到保障;其次,關于資產的可交易性問題,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某種資產是否可以進行交易。如果某種資產無法進行交易,那么該種資產就無法證券化。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于資產轉讓的限制正在減少,這也為資產證券化在法律上提供了一個相對廣闊的空間。
2、改善投資者利益保護的法律環境
從投資者利益保護的要求來看,對它的立法改善是一個牽涉面較大的法律問題。從當前不良資產證券持有者的權利保護來看,主要體現在《信托法》和《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這兩個規范上。從內容上看,這兩個規范對不良資產支持證券持有者的利益保護還是比較充分的,今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對不良資產證券化中出現的新情況予以及時把握,例如為了更好地維護其他投資者利益,可以適當限制商業銀行購買自己出售的不良資產發行證券的比例。通過更完善信息披露監管體制的建立、對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的監管等外部監管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還可以在特殊目的機構內部設置一個內部機構來維護投資者利益。此外,在資產轉移的法律保障問題上,將資產轉移定性為真實銷售,而非擔保融資,明確資產轉移的方式及法律效力,在資產轉移的效力上,允許商業銀行轉讓貸款資產并簡化轉讓通知手續。
(作者單位: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