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
兼職是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形式,更是勤工儉學的有效途徑。找份兼職工作,在獲得利益的同時更多的學習到了寶貴的經驗,得到了鍛煉,增加了畢業求職時簡歷的厚度與砝碼。于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打工觀念逐漸改變,加入尋找兼職的大軍。大學生普遍認為在求學階段就走出校門積累經驗是大有裨益的:(1)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2)可以在將來的求職簡歷上添上閃亮的幾筆;(3)可以獲得額外的收入,減輕家里的負擔;同時也可以增長見識,充實課余生活。
一、數據調查
根據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武漢地區為例)得出結果: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百分之四十六認為大學生有必要做兼職;僅有百分之八的同學認為大學生沒有必要做兼職。其中百分之二十八的同學已經做過兼職,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正在尋找合適的兼職。
二、大學生尋找兼職的動因
賺取報酬,用于繳納學費、寄宿費以減輕家里負擔,其中以家境貧寒學生居多。
提前了解社會,積累寶貴經驗,為今后就業、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課程相對較少,壓力相對較輕,課余時間多,通過兼職充實自己的課余時間。
部分同學則認為通過兼職可以認識更多的朋友,尤其是社會上的,從而增長見識。
三、大學生尋找兼職的種類
兼職種類繁多,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動因會尋找不同的兼職工作,我們往往面臨著許多選擇(同時也是被選擇),其中大部分是與所學專業不太掛鉤的,有的甚至是廉價的勞動力,選擇如下:
做學生家教。家教被大多數大學生所青睞,原因在于比起其他兼職工作,家教較輕松且報酬較高。
促銷員。從事此類兼職工作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其中都是希望鍛煉自己膽量及口才還有臨時應對能力的同學。
發單員。部分同學從事此項工作看上的是其工作簡單,不需什么技術含量,比起促銷員則更能鍛煉人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
餐廳服務員。不少同學選擇在餐廳從事服務工作,原因是工資穩定,有的餐廳還提供食宿,當然工作量也很大。
禮儀人員。成為一名優秀的禮儀人員是許多俊男靚女的追求,原因在于有面子又相對輕松,工資也是所有兼職工作中報酬的佼佼者。
校園代理。少數同學擔任校園代理,其優勢是工作時間靈活,由自己掌控,但是對個人溝通能力要求高,且報酬也不固定。
移動、聯通等公司話務員。目前這是一個新興的兼職種類,它的吸引之處就是方便快捷。
開網店。眾所周知,21世紀是信息時代,誰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商機,網絡更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四、大學生兼職收入的用途
不同的大學生出于不同的動因尋找不同的兼職,相對應而言的所得收入當然也就會有不同的用途,有的用于貼補家用,有的用于自我投資,有的用于人際交往,更有的用于購置電子產品,還有的用于假期旅行。詳情見下:
用于繳納學費、住宿費等費用。用于該途徑的同學大多是上文中所述因為家境稍差而想通過兼職減輕家庭負擔的同學,其性格相對獨立、沉穩。
購買電子產品。許多不想再伸手向父母要錢的同學外出尋找兼職也恰是出于對筆記本電腦的追求。當然MP3、MP4、MP5、品牌手機等也是大學生們所喜好的。
參加培訓班。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賺取培訓費用,進而又對自己進行投資,既鍛煉了自己,也提高了自己;既獲得了經驗,又學到了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用于人際交往。對于處于花樣年華的我們來講,戀愛似乎成了一門必修課,這也是相當耗錢的,筆者認為什么事都在于“度”,這就需要各位同學仔細斟酌與衡量了。
假期旅行。旅行可以增長人的見識,提高人的品味,豐富人的閱歷,領略奇妙壯觀的自然風光及不同地區的民情風俗。
理財投資。這部分同學大多是學習金融、投資等專業的,有著一定的專業知識及風險承擔能力的,當然還學要的是長遠而獨到的眼光。
五、目前大學生兼職所存在的問題
現今大學生踏出校門尋找兼職的最大問題—上當受騙。走進武漢幾乎所有的大學,無論是學生宿舍旁、食堂旁還是路標上的小廣告欄,它們大多打著著名企業品牌的幌子,薪金條件誘人,其實這都是一些中介機構的誘餌。其中取得營業執照的正規機構寥寥可數,大多是欺騙純潔善良的大學生的黑中介機構。其廣告詞基本上為:
“周末-五一聘”、“周末-十一聘”
“聘禮儀,男175cm,女165cm,形象好、氣質佳,200-300元/場。”
“招聘兼職學生數名,本校工作,提成加獎金,待遇豐厚。”
“招聘英語、數學、物理教師,年薪兩萬元。”
許多社會經歷不足的大學生們則被這些看似很好的條件吸引而聯系那些中介,成為它們所謂的“會員”或是“兼職員工”,其中以剛進入大學的大一學生為多。筆者為了解其具體騙錢手段,曾主動聯系過廣告欄中一家機構,并進行了實地調查,了解到其程序基本如下:
第一步:用優厚待遇吸引學生與之聯系。
第二步:讓學生到某某大樓的某某公司參加面試。
第三步:神侃胡吹地將大學生迷得天花爛醉。
第四步:以培訓或工作證為名,讓人繳費,50~200不等。
第五步:錢財就騙到手了。
這些機構極少真正能幫大學生找到兼職,他們會經常電話通知去哪個單位面試,但是成功率通常很低。就算是成功了,其所介紹的工作都是些與大學生專業不搭調的體力勞動,與其所寫招聘廣告完全不符。因此在外出求職時一定要謹慎小心,切勿掉入黑中介的虎口。
任何事情都是有弊有利的,我們在看到其益處的同時要考慮它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切不可隨波逐流、盲目跟風。尋找兼職必須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理性地分析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兼職,適合怎樣的兼職,兼職所得收入該如何花費,如何平衡它與學習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在尋找的途中一定謹防上當受騙,還有在權益受侵是如何維權…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當然在我們本身努力的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完善和規范兼職中介市場,為求職的大學生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兼職信息及求助手段和途徑。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