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文
據海關統計,2013年1~6月四川省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29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6.5%,低于同期全國8.6%的整體進出口增速。其中出口總值為195.9億美元,增長4%,同期全國整體出口增長10.4%;進口總值為103.6億美元,增長11.5%,同期全國整體進口增長6.7%。1~6月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列全國第11位,其中,出口值列全國第11位;進口值列全國第12位。
6月四川外貿進出口總值為43.2億美元,同比下降24.9%,這也是繼今年5月后,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再現負增長,環比亦下降12.6%。其中出口27.6億美元,同比下降32%,環比亦下降12.1%;進口15.6億美元,同比下降8%,環比亦下降13.4%。
特點一:今年上半年四川進出口呈現逐步回落態勢
一季度,四川進出口值為150.3億美元,同比增速為42%。二季度進出口149.2億美元,同比下降15%,轉為負增長。其中,5月份和6月份四川外貿增速分別下降了23.1%和24.9%,降幅有擴大趨勢。
特點二:一般貿易增長,加工貿易下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激增
1~6月四川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30.3億美元,增長4.6%,低于全省6.5%的整體增速,拉動全省整體外貿增長2個百分點,占全省整體外貿的43.5%;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125.3億美元,下降5.1%,低于全省6.5%的整體增速,拉低外貿增速2.4個百分點,占比為41.8%;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進出口26.9億美元,激增7.7倍,拉動全省整體外貿增長8.5個百分點,占比為9%。
特點三:東盟是第一大貿易伙伴,與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貿易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6月四川與東盟雙邊貿易額為53.8億美元,增長42.1%,占全省外貿總值的18%;與美國53.6億美元,下降13.6%,占比為17.9%;與歐盟43.9億美元,下降13.6%,占比為14.7%;與香港23.7億美元,增長92.7%,占比為7.9%;與日本17億美元,下降25.2%,占比為5.7%;與韓國15.7億美元,下降9.8%,占比為5.2%;與臺灣省10億美元,增長16.7%,占比為3.4%。
特點四:全省外貿以成德綿城市群為主,成都獨占鰲頭,另有7市外貿規模超過2億美元
1~6月全省21個市、州中,成都以238.1億美元的進出口額獨占鰲頭,增長6.7%,占全省整體外貿的比重高達79.5%。同期,德陽外貿規模為15.9億美元,下降4%,位列全省第二;綿陽為14.8億美元,增長39.4%,居第三位。此外,另有樂山(5.1億美元,增長23.9%)、自貢(4.5億美元,增長0.8%)、宜賓(3.1億美元,下降20.5%)、廣安(2.7億美元,下降41.4%)和南充(2.4億美元,增長43%)外貿規模超過2億美元。
特點五:綜合保稅區占全省外貿逾四成
1~6月,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為121.2億美元,增長6.3%,占全省外貿總值的40.5%。其中出口總值為73.8億美元,增長8.6%,拉動全省整體出口增長3.1個百分點。
特點六:工業制成品比重上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1~6月,四川出口初級產品3.7億美元,下降9.3%;出口工業半制品26.9億美元,下降10.8%;出口工業制成品165.2億美元,增長7.2%。四川初級產品、工業半制品和工業制成品出口的比例關系為1.9∶13.7∶84.4,相較于去年同期2.2∶16∶81.8的該比例關系,工業制成品比重明顯上升,初級產品和工業半制品比重下降,結構進一步優化。
1~6月,四川出口以便攜式電腦、集成電路等為代表的機電產品合計123.8億美元,增長3%,占全省整體出口總值的63.2%,拉動全省整體外貿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四川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5.8億美元,增長8.8%。
特點七: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為主
1~6月,四川進口機電產品72.5億美元,增長5.1%,占全省整體進口的比重高達70%,拉動全省整體進口增長3.8個百分點,主力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及印刷電路、飛機和檢測儀器等。此外,進口有機化學品5.8億美元,增長19.1%;金屬礦砂5.2億美元,下降1.6%;農產品1.7億美元,增長26.2%;鋼鐵1.3億美元,銳減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