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然 祝振軍 鄢生虎
摘 要:考試是教育評價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隨著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專業考核方式與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之間的差距逐年增大,傳統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已無法完全滿足新時期普通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通過對國外體育專業考核方式相關論文的分析研究,認為體育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在評價的目標上,應該將評價目的具體化、評價指標多元化、注重過程評價。
關鍵詞:普通高校 體育專業 考核方式 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202-01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鑒定方法,是考核的方法之一,是教育評價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從學生學的角度來看,它能檢測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情況,從教師教的角度來看,它能從側面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教體藝13號文》的頒布以及素質教育旗幟的提出對我國的體育教育改革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課程評價和考試制度與素質教育和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之間的差距逐年增大,傳統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已無法完全滿足新時期普通高校體育專業課程發展的要求。因而,隸屬于考核方式范疇以內的教學評價、學習評價等研究課題越來越成為當今教育研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外體育專業考核方式相關論文的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觀點,作為對本課題后繼研究的理論基礎。
1 國內體育專業考核方式研究的現狀
目前從中國知網輸入“體育專業、考核方式”進行搜索,相關的研究性文章并不多,但對教學評價和學習評價分別進行研究的文章相對較多,因此,可以從中得到相當大的借鑒。
1.1 借助哲學理論探討體育教學評價的價值觀
白潔,朱玉霞等人在《基于系統論視域下的基礎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研究》中提出:從系統論視域對當前基礎體育課程學習評價進行研究,在對基礎體育課程系統各要素進行關聯性特征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基礎體育課程學習評價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并從評價的功能、評價主體的分責、評價標準的制定、評價方法的選用等方面對未來基礎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研究進行展望。李貴陽等人從哲學的價值論和認識論的角度出發,探討了體育教學評價的本質特征,指出體育教學評價應將主體的需要與體育教學的屬性以及正確的評價觀三者統一起來;鐘啟泉認為評價是始于目標的,我們需要區分不同維度的目標,采用不同的方法—— 諸如觀察法、作品法、測驗法、自評與互評法,才能做出細膩而適切的學習評價。
1.2 借助心理學理論及實驗的方法探討體育學習評價
吳長青,雷鐵柱在《從多元智力視角對體育學習評價的思考》一文中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等方法,介紹了多元智力理論的內涵,從多元智力的角度分析了傳統體育學習評價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探討了多元智力理論對完善體育學習評價的一些有益的啟示。認為體育學習評價應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重視評價內容的多元性、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提倡多元主體參與學習評價并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張慧雪等人采用了實驗、問卷調查、文獻資料和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沈陽體育學院網球專項課考核方式進行實驗研究。實驗以注意分配特征原理中雙重任務技術實驗為理論支撐,對網球專項課的傳統單一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潘雯雯等人以田麥久“項群訓練理論”分類為依據,從運動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運動參與、進步幅度、情感與行為態度四個方面制定可操作的評價方法和標準,構思了表現性項目評價、對抗性項目評價、體能類項目評價三類將學習目標具體化后可具體操作的適合不同體育項目、不同課的類型的評價體系。另外,陳碧英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評價進行了積極的研究與實踐,對其校2005級、2006級學生進行了體育課程學習評價改革,認為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更新、要注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葉常青在分析了目前高校存在的體育學習評價體系滯后性現狀與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學生體育學習評價體系的設想。認為在評價理念不斷更新、評價內容不斷擴展、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科學評價、重在激勵是體育教學評價的發展趨勢上,體育教學評價的改革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兼顧課程目標和個性特點,由權威管理部門和專家廣泛征求意見,提供多個評價的模式以及實現的方法技術;第二步是在充分總結前一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出體育教學評價數字化平臺。
2 國外體育專業考核體系研究發展趨勢
張建華,高嶸,毛振明等人在《當代美國體育課程改革及對我國的啟示》中提出:美國的學校對學生體育課程的考核評價十分強調操作評價和真實評價,即重視考評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環境下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并開發了系統的評價工具和方法,形成了系統的評價體系。張祝平在《日本體育課程改革理念及對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啟示》中提到,當今日本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完成了由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的轉移,并且將評價的目的具體化,整個評價過程以人為本,很多評價只是為了起到鼓勵學生學習,調節教學進程,而不是作為考試進行,同時,評價的主體和形式多種多樣;在英國,對學生體育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是通過按照學生對該課程的運動技能、技術、戰術、及對他人的評價分成8個等級進行評價。
由此可見,國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體育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在評價的目標上,有較為具體化的評價目的;在評價的指標上從“多元”的角度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在評價的方法上更加注重過程評價與學生能力的培養。較國內體育課程偏重于“三基”考核的體育專業課程教學相比,有著一定的優勢。因此,借鑒國外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對我國體育專業術科技術課程教學評價方法體系改革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白潔,朱玉霞,等.基于系統論視域下的基礎體育課程學習評價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2):150-153.
[2] 吳長青,雷鐵柱.從多元智力視角對體育學習評價的思考[J].新余高專學報,2009(2):101-103.
[3] 張建華,高嶸,毛振明.當代美國體育課程改革及對我國的啟示[J].體育科學,2004(1):50-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