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廣林
體育課雖然不是初中課程的重點課程,在中考的時候也比較容易通過,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體育鍛煉,很多學生甚至教師也容易在課業壓力下忽略這一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健康的體魄,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是空談,所以面對當前的形式,初中體育教師如何教好體育課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再結合初中體育教學大綱的指導精神,筆者就初中體育的教學總結了幾點個人的經驗,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多多批評指正。
一、知識技能傳授為本
很多人認為體育很簡單,就是跑跑跳跳。其實體育運動中有很多的知識和技能是在鍛煉之前需要掌握的。如每次做運動之前要伸展下胳膊、腿等熱熱身,就是為防止身體突然過猛運動承受不住而產生不適應感。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運動前要身體小幅度活動,給身體一個信號,做好準備再開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基礎知識的傳授很重要,這一項是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只有學生充分了解了運動的本質、意義才能對體育運動有比較正確的看法,只有學生將一項運動的要點知識都掌握了,才能避免在運動中受傷害,并且掌握好操作要點,還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完成運動。
二、體育精神傳授為重
每一項運動都有國際標準來衡量做得是否出色,對于初中生來說雖然也有測量的標準,但是,達標并不是目的,體育課的真正目的還是要傳達一種體育精神,就像奧林匹克精神一樣,要將體育運動的意義傳達給學生。體育精神在初中階段主要表現在拼搏、堅韌不拔、活力激情,這些精神在每一項體育運動中都能體現出來,當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中的這些精神后也會備受鼓舞,繼而有積極的精神面貌,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效率提高也有很大益處。所以,我在教學中,當涉及某種體育運動時,不僅會將該運動的相關知識、動作要領傳授給學生,還要搜集一些相關的體育小故事講給學生,要他們體驗運動員表現出來的體育精神。另外,在進行體育測試的時候也注意用激勵的語言幫助學生出色完成體育測試。
三、學生實踐為主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最明顯的一點就是以室外活動為主的,體育課的目的就是增強學生體質。所以在打好基礎知識,樹立教學目標后,最主要的還是要學生多到實踐中鍛煉,不管是強身健體還是體會體育精神都是要融入到運動中,親身體會才能理解的。很多體育教師因為場地受限,器械不足等條件限制就將體育課改為室內教學,雖然理論和技巧講解很重要,但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要分清層次,合理安排,多增加學生的室外鍛煉機會。
四、教師自修提升
初中體育教學大綱涉及的體育項目很多,例如籃球、排球、田徑運動等,雖然不要求學生達到專業級的水平,但是也是要學生了解基本的規則和運動技巧,這就對教師提出了重要的要求。教師自身就要對大綱涉及的運動項目基礎知識熟悉,動作技巧熟練,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除此之外,還教師要多關注當今體育界的信息,不能只沉浸在教學大綱中,還要與時俱進。這些都能為體育教學打下堅實基礎。
五、克服條件不足,敢于創新
一些學校由于地處農村,教學大綱中提到的一些運動項目,有時是因為器械不足,有時是場地不足,因為條件限制教學活動很難按照大綱要求完成。因此,作為初中體育教師,要勇于克服困難,可以在有限的條件內盡量完成教學任務,要學生學到應該學到的知識,例如,籃球這個項目,學校沒有比較正規的籃球場,場地也比較狹小,加之其他班級、年級也要使用等,會造成授課的時候不能要學生全部體驗。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則教師可以去做課程調節,盡量能滿足場地的使用,二則可以利用多媒體半示范半看視頻等資料,也能使學生了解到基本的知識和技能要領,同時也因為多媒體教學的新穎性,能極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六、幫學生養成經常鍛煉的好習慣
由于傳統觀念和現實狀況影響,體育課程在初中教學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在課業的壓力下也沒有養成經常鍛煉的習慣。因為這種“偏見”導致現在學生體質普遍偏弱,而體育課程都是根據當前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量身編制的,不會出現要求過高、運動過量的現象,可是卻有很多學生承受不住“常規范圍”的運動量,這使教師和家長以及整個社會反思。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鍛煉習慣,學校組織一般是上午十點左右的課間操,再有就是每周的體育課,這些或者是運動量小,或者是因為是課程的性質以知識和技巧為主,遠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所以,教師要經常倡導學生多進行戶外運動,比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足球、乒乓球、踢毽子、跑步等運動量比較大的運動,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的課業壓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身體得到鍛煉。
七、勤于和家長溝通
學校和教師要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教育是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畢竟學生基本就是在家和學校兩個場地學習、生活,保持經常和家長進行溝通,一方面要家長也重視起學生的體育鍛煉,配合體育教師督促學生經常鍛煉。另一方面可以將近期的教學計劃告之家長,適當提醒家長在膳食上多做配合,補充學生消耗后所需的營養,可以讓學生多攝取一些富含高蛋白質的肉類,比如牛羊肉、雞肉等。初中學生正是身體發育迅速的時期,加之學習壓力、體育鍛煉都會消耗很大的體力,所以只有營養跟上之后才能保證身體能健康,提高抵抗力。
總之,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肩負著學生的健康責任,要多思考,廣學習,只有先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全面的、合格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既有強健的體魄又有淵博知識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