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程敏 周珂雪 萬歆睿
摘要:時間管理傾向是個體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研究采用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對86名軍校碩士研究生進行問卷調查,初步探討他們的時間管理傾向特點及性別、年級、專業等不同變量是否對其有影響。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研究
科學合理地使用時間是現代人社會性格的一個重要標志[1]。研究生對自己的時間安排具有自主性,他們大多數身兼多重角色,這要求他們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高學歷的碩士研究生對時間的管理是否達到成熟,這有待于做一些實際的調查和探究。
一、時間管理傾向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二十世紀80年代后,我國學者黃希庭、張志杰從個體支配和利用時間的人格特質出發提出時間管理傾向的概念[2],認為時間管理傾向是個體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是一種人格傾向。由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構成。
時間價值感是指個體對時間的功能和價值的穩定的態度和觀念;時間監控觀是個體利用和運籌時間的能力和觀念;時間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駕馭時間的信念和預期[2]。
本研究試圖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軍校碩士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現狀,致力于提高其時間管理技能,促進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改善研究生素質教育。
二、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某軍校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93人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問卷86份,回收率92%。
(二)研究工具
黃希庭等編制的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分為3個量表: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量表。共44個項目,各表項目數分別為10,24,10個。采用5點等級記分制。量表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在0.62~0.81之間,并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
三、結果與分析
(一)碩士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總體測量狀況
被試86名碩士研究生在時間管理傾向中的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時間效能感各分量表平均值分別為:38.04、83.82、36.61,其中,各個分量表的項目數分別為10,24,10個,這樣,每個項目的平均得分分別為:3.804、3.493、3.661,這表明碩士研究生時間價值感水平相對較強,時間效能感次之,時間監控觀較弱。
(二)不同變量時間管理傾向的差異分析
對碩士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在性別、年級、專業、婚姻狀況、是否獨生子女、有無工作經歷、是否兼職這些變量進行差異分析(T檢驗,F檢驗),研究生時間管理傾向在性別、專業、婚姻狀況、是否兼職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但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碩士研究生一、二、三年級學生在時間監控觀上的F值是3.982,存在顯著差異。他們在時間監控觀上的均值分別是 83.00、81.44、87.54,碩士研究生三年級得分相對最高。
四、討論
根據研究結果,碩士研究生時間價值感較強,時間效能感次之,時間監控觀較弱,這說明他們盡管對于時間的意義有相當深刻的了解,但是他們并沒有把這種愿望更好的落實到行動中,沒有真正更好的控制和利用時間。
另外,在年級上,三年級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上的得分普遍較高,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加成熟,思考更為理性;另一方面可能是來自學業、分配就業及各方面的壓力,時間對于這群即將畢業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愈發寶貴。
五、建議
從上面的調查我們知道碩士研究生在時間監控方面比價值和期望方面顯得略有差距,這應該使我們認識到處于高學歷層次的碩士研究生的時間管理同樣有待于提高。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說,軍校及教師應重視時間管理教育,應針對研究生的特點,著重加強時間管理技能訓練,并且可以將時間管理訓練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2.從碩士研究生自身的角度來說,首先,研究生應主動、積極學習時間管理技能,尋找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時間管理訓練程序。其次,在加強時間管理技能訓練同時,研究生還應注重自身意志力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黃希庭,張志杰.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2001(4).
[2]黃希庭,張志杰.論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J].心理科學,2001(5).
(作者單位:空軍預警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