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燕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可豐富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達到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興趣的效果;可化抽象為形象,提高學生閱讀地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加大課堂信息容量,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地理教學;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為輔助課堂教學精心設計的教學軟件,具有直觀形象、動感豐富、新穎有趣、交互便利、音樂優美、感染力強等諸多優點。初中地理科目內容比較抽象,空間跨度大,思維的邏輯性強,很多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力,理解起來確實有些困難,也就可能失去學習地理的興趣。地理教材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多媒體必將成為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現代地理教學的改革也迫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重視圖式教學,創造學生身臨其境的氛圍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鍛煉,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達到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興趣的效果
學生在課堂上,一旦激發了學習興趣,就能喚起探索精神、求知欲望。計算機多媒體的屏幕顯示內容動感,富有吸引力和滲透力。因此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優勢,力圖使畫面內容生動,盡可能地用一些動畫、音樂,將教學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其中,使學生愛聽、愛看,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盡快地融入教學情境中。例如,學習八年級地理第四章第三節《合理布局發展交通運輸業》(廣東版,下同)一節,在復習完我國主要交通運輸方式后提問:目前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是什么?學生七嘴八舌,有說公路的,有說鐵路的,有說航空的,有說水運的,也有說管道運輸的。這時可播放一段火車開動及青藏鐵路的錄像,配有火車開動的聲音,學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他們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鐵路在今后相當一段時期內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演示和制作地圖,可以化抽象為形象,提高學生閱讀地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
傳統的地圖教學是靜態展示某一地區的地圖,將其包含的各類信息展示給學生,不足的是靜態地圖難以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學生感覺單調無味,學習興致不高。同時,由于傳統的地圖教學將地圖與其空間信息割裂開來,限制了學生提高分析地圖的能力。而多媒體地圖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將地圖與其空間信息結合在一起,并且以多媒體的形式動態綜合和交互地演示,達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它還能以超鏈接的方式組織管理各類信息和教學程序,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甚至帶來強烈的震撼,能持久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協作參與研究性學習的熱情。此外,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呈現大容量的空間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內化為學生閱讀地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地處理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這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媒體教學是教師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手段。例如,在七年級地理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教學中,地球的公轉和四季的形成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如果僅僅用傳統的地圖靜態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信息逐個傳授給學生,老師即使磨破嘴皮,講解得再詳細再賣力,學生憑空想象也難以真正理解、接受和掌握。而教師將這部分內容通過多媒體組合課件加以演示,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動感畫面,認識地球如何繞太陽轉動、運動時的方向以及四個節氣太陽直射點分別落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認知空間,從而能更好地把握重點和突破難點。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加大課堂信息容量,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
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使學生便捷地接受地理教學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等多個器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生在單位時間里所獲取的知識量大大地增加,提高了獲取知識的效率。同時,學生也具有了一定的學習選擇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融教法與學法于一體,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興趣,使地理課真正實現“有效教學”和“高效課堂”的結合。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