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
摘要: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是河南省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它屬于我國戲曲聲腔中的梆子腔體系,也是板腔體的組織形式,它有自己獨特的板式結構,由此構成一整套比較完善的音樂程式。流水板在豫劇中屬于獨立的板式,其基本結構為一板一眼,流水板分為慢流水板、中流水板、快流水板等,它比起慢板、二八板在全場戲中更為重要,在豫劇唱腔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對比;運用;發展
一、豫劇流水板在傳統戲曲中的運用 及在現代戲曲中的發展
豫劇在全國諸多劇種中,不是一個陌生的劇種,尤其在板腔體系中早就成為一個大的劇種了,其唱腔風格是,旋律高亢激越、秀麗婉約、五彩繽紛、優美動聽,瑯瑯上口。“從明末清初至今,它有著好幾百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衍變至今。在中原地區有著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如《花木蘭》、《朝陽溝》等劇目中的唱段,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廣為傳唱了。這也是眾多豫劇作曲家努力創作的結果。屬于我國戲曲聲腔中的梆子聲腔體系,也是板腔體的組織形式。它有自己獨特的板式結構,由此構成一整套比較完善的音樂程式。”這是長期以來為了結合戲曲主題思想,塑造各種人物形象,表達不同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所形成的藝術手段。
這些不同的板腔和程式可分為四種: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飛板這四大板類。從唱腔體制上講,板腔體的戲曲音樂在表現手段上,如果從板眼、速度和節奏類型上來看,分無板無眼、有板有眼、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四大板類。
二、流水板與二八板的聯系
流水板與二八板在豫劇中都屬于獨立的板式,但流水板與二八板又有著親密的關系,它們不僅有共性,又有差異和各自的特點。在唱腔上,兩者有些地方特別接近,需經過細聽、揣摩才能將兩者分辨出來。雖然流水板與二八板各是一個獨立的板式,但是流水板與二八板的一些旋律還是有很多相同之處。板式同是一板一眼,但二八板很少有過板的形式,而流水板從唱腔到間奏則都是以過板為主,這是二者較為明顯的不同點。從擺字的規律來講流水板和二八板是一樣的,只是流水板節奏的伸縮更自由一些。有時流水板與二八板的唱腔及過門旋律也可混合使用,只是速度和節奏稍有不同而已,這說明了它們的旋律線條有近似之處。
(一)流水板在傳統豫劇中的運用
“ 藝術來源于生活”,其目的主要是表現生活的本質,而絕不是對生活進行單純的模仿,它需要藝術家們動用行之有效的藝術表現方式來增強藝術形式的表現力。豫劇傳統戲的旋律主要凝結著黃河兩岸中原人民群眾的生活智慧,表達勞動人民的共同心聲,對舊社會封建統治憎恨和新社會的向往,因此便產生出不同速度的流水板式來迎合時代的需要。
豫劇中的流水板比起慢板、二八板在全場戲中更為重要,一般占全場唱腔的二分之一,它能把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融入到旋律中并在舞臺上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是因為它唱腔旋律和托腔的自由性,所以流水板在豫劇唱腔中占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二)慢流水板在傳統豫劇中的運用
慢流水板在豫劇唱腔中常用于抒情、敘事。速度一般每分鐘不超過120,因為它的速度相對來說比較緩慢,音域上沒有太大的跳躍,所以唱腔曲調更加深情、內在、婉轉、感人。它還可以由慢速流水板轉到中速流水板,將人物情緒由低沉轉換為明朗的復雜場景和心理。譜例1選自《大祭樁》中黃桂英的唱段“惱恨爹爹心不正”
這段慢流水板是混合結構的,從起腔過門后上句唱腔“惱恨爹爹心不正”中可以看出是傳統的流水起腔,上句過門也非常傳統,而下句唱腔“你傷天害理絕人情”用了傳統的二八板下句唱腔,像這樣流水板與二八板相互穿插,并融合在一起聽起來也很舒服。因為譜例1這段唱腔的速度比較慢,所以較為抒情一些。該唱段是全劇中的重點唱段之一。這也照應我前面所說到的流水板在豫劇全場戲中占有重要地位。整個唱段的音域不寬,從高音1進行致中音1,旋律呈下行走向,這樣的創作手法及旋律走向能給觀眾一種情緒低沉、哀怨的心情。這段唱腔的托腔也比較自由,慢流水板常用于抒情敘事的這些特點,更能表現出劇中人物黃桂英悲痛、怨恨的心情,使得黃桂英的感情得以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這種唱腔一般多用于大段獨立性的板式,來抒發人物內心的感情,唱出來能極大地帶動觀眾的情緒,使觀眾的心理緊隨故事情節。
(三)中流水板在傳統豫劇中的運用
中流水板一般常用于心情喜悅、曲調優美、旋律灑脫、節奏簡潔明快。中速的流水板一般每分鐘不低于160,加之音型的跳躍,更能表現人物鮮明的性格和節日氣氛,生動、風趣、通俗易懂。由于旋律速度的加快使得中速流水板更加豐富多彩。比起慢流水,更能體現出旋律的輕快。譜例2選自《秦香蓮》
像譜例2中慢板轉中速流水的用法,在豫劇傳統戲中經常用到。它是用來抒情、敘事。這樣用的好處,能變換戲曲中人物的情緒,從低沉一下轉換到明朗的心情。這段唱腔主要表現出了人物心情的轉換,像這樣的板式轉換,更能體現出速度、節拍、旋律、情緒上的強烈對比。
(四)快流水板在傳統豫劇中的運用
快流水板常用在極為歡快的唱段中,因為它的速度每分鐘不低于200,旋律走向也很流暢,拖腔較為靈活、自由,并經常加入一些虛字來襯托、豐富旋律。節奏更富于歡快跳蕩,能把詞意的內容生動的表現出來。此唱段將紅娘調皮、活潑的形象栩栩如生刻畫出來,使聽者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浮想聯翩、感受至深。快速流水板往往占據一個戲全部流水板總量的三分之二之多,也就是說比慢流水、中流水、流水連板用得更多,由于快流水板的歡快程度是其它板式無法取代的。這種板式適合用于花旦唱段中,而在豫劇的男聲唱段中很少見到。又例如在豫劇《花木蘭》“用巧計哄元帥”中,也曾用到快速流水板來表達花木蘭當時歸鄉的喜悅心情,充分的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感情。
(五)流水板在現代戲曲中的發展
從上個世紀初,老一輩豫劇藝術家才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對原有唱腔改變、重現,打破地域的局限和傳承舊習,不受呆板唱腔的局限、束縛,但板式基本特征保持不變。那么,戲曲唱腔音樂藝術中的程式性也是如此,豫劇唱腔音樂的流水板、慢板、二八板、飛板這四大板類也是如此。它們在豫劇藝術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由產生、形成到變化發展,也是體現這樣一個藝術發展基本規律的。其中在[流水板]這樣一個典型的版式中就充分地展現出來。
流水板在豫劇現代戲曲唱腔中發展的特別迅速,有時一整套唱腔都采用新的手法來創作,而有時它又會和豫劇中的其它板式相結合,革新出整套唱腔。這些都是老一輩作曲家根據人物唱詞和情緒需要來創作的??梢哉f如今的發展及革新更能將流水板快而流暢的旋律特點、情緒推向高潮。
三 、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如何發展本劇種(豫?。┑囊魳?/p>
隨著對傳統唱腔音樂不斷學習和研究,逐漸掌握了唱腔發展的規律,板式結構的基本特點。在以后的創作中,我們用科學的態度,新的作曲技法和新的審美觀點,根據劇情的需要,對傳統唱腔音樂進行研究取舍。各種各樣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的感情變化,往往使我們創作感到用現有的豫劇板腔難以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吸收別的劇種適合的因素來為我所用,豐富我們豫劇的旋律,達到豫劇發展的需要。
時代的新聲,昂揚的音調。對于戲曲音樂遺產的學習,收集整理,發展創新,是每一個戲曲音樂工作者必需做的。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吸收戲曲音樂或民間音樂,根據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受,運用新的表現手法,創造出能夠表現今天人民的新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狀態的嶄新的戲曲音樂,新的時代音調。
【參考文獻】
[1] 王基笑.豫劇唱腔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2] 王基笑.朝陽溝好地方——豫劇唱腔116首解析[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3] 張澤倫,左奇偉.豫劇唱腔賞析[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3
[4] 梅蘭芳.梅蘭芳文集[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2
【作者單位:鄭州市豫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