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麗 桑晨 樊瑜波
摘 要:隨著交叉學科的飛躍發展,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出現醫學、生物與工程專業的課程交叉,面臨這些交叉學科的學生如何去講授免疫學這門課程,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本專業本科生免疫學教學改革提出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關鍵詞:生物醫學工程 免疫學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28-01
近代科學發展特別是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和國計民生中的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常常涉及不同學科的相互交充滿和相互滲透。生物醫學工程是交叉學科之一,融合了生物、醫學和工程等學科,作為教師的我,如何提高對這個專業的本科生免疫學教學效果,是我們這個專業的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往的免疫學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交叉學科的學生的要求,也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亟待提出新的教學改革方法去解決這個關鍵問題,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談談本科生免疫學教學改革與實踐的問題。
1 教師在教學備課時應有意識加強學科交叉的特點
在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當中,他們的基礎都很好,但是要考慮到他們的基礎課程教學計劃設計跟醫學的本科生課程不一樣,所以在給大三的學生講免疫學時,發現很多醫學的課程如病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的學生沒有學過,醫學基礎很弱。針對這些學生,我們講課時需要改革,把學科交叉放在重要的位置,把醫學的很多復雜問題簡單地普及,重點講授學生可能將來用到的課程內容。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
2 教學中應加強對生物醫學工程的重點問題的闡述
因為我們目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免疫學課程只有32個學時,而別的醫學類專業的學生要上54個學時左右,還有免疫學實驗課16學時。這是很明顯的差異,如果我們按照給醫學院的學生那樣上課,是行不通的。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是,在2011年的學生免疫學課程中,我備了很多內容,基本是醫學院的學生上的內容,每次我給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講課,都會拖堂,講不完,還要再加課,講課效果很不好。在今年2012年的學生中,我進行了改革,不是填鴨式教學了,我選了一些重點問題著重介紹,學生學得很輕松,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認為不是講的內容多就好,這是明顯的,一定要有重點地去講課。
3 適當改變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授課方式的選擇也就是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選擇,根據課堂講授內容重點、難點、易混點等來選擇講授、自學、討論、見習、實驗操作等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充分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最大化的理解吸收課堂知識,如對最新研究進展的講授可以和與此有關的理論知識穿插進行。之前的理論教學過程太過枯燥,單調。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講,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要換位思考,把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情景,誘導學生去猜想,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 將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理念滲透到教學當中
免疫學作為醫學專業的基礎課,也是一門臨床學科,如果單獨介紹課程理論,沒有醫院和其他醫療器械公司的合作,那么課程的學習就是空談,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教學效果很差。社會發展的今天,很多免疫性疾病出現,大家熟知的艾滋病、還有很多自身免疫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癥等,這些疾病要大家多了解,一方面可以從課程教學上獲得,另外更大程度上要從實踐中去感知,可以通過電教和臨床實習的結合,使學生達到對一些常見的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有一個系統、深入的認識;學生除了對一些臨床常見病例有濃厚的興趣外,還格外關注免疫學技術在一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實際應用情況。免疫學技術作為一種方法學對科學研究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這些特點,多講些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典型事例,最大限度地激發同學的創新意識與創造靈感,使他們能把這些意識和靈感帶到即將或正在開展的科研工作之中。
5 開展學術講座和課外興趣小組
因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課時有限,可以聘請國內外知名機構的專家教授來講座,彌補課時短缺帶來的遺憾,從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要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度,讓本科生跟導師去實習,在科研實踐中尤其是細胞分子免疫相關的課題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6 結語
免疫學不僅是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也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必修課,既然設置這門課程,需要因人而教,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結合交叉學科的特點,把理論聯系實際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講課教師必須重視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改革,要重視實驗課、實踐課與理論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既有扎實理論知識,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榮波.引導式教學法在臨床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J].錦州醫學院學報,2001,22(3):67-68.
[2] 丁劍冰,魏曉麗,馬秀敏.淺議成人專升本學生的免疫學教學方法[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0,29(2):179-180.
[3] 楊林松,王利群,蔡志強,等.工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醫學免疫學課程設置與教學改革初探[J].科學時代,2008,9:86-87.
[4] 潘潤存,馮彬,雷世鑫.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教學改革的探討[J].甘肅科技縱橫,2010,39(1):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