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的相互作用機制出發,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的關系,以期進一步完善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和內部控制的實施,為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社會責任 內部控制 相互作用
一、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作用機制分析
(一)內部控制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由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水平的高低與企業內部對社會責任的認識有很大關系,內部環境是內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因此可以通過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責任內部環境來實現其得到履行。(1)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規范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在本質上是一種內在控制機制,它在總體上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其有效實施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與目標。(2)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規避企業社會責任中的風險。隨著社會進步、社會公眾對自身應有權利的重視,如果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通過損害公眾的利益來實現企業利潤,以及逃避履行甚至不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都會嚴重影響企業形象,阻礙企業生存發展,嚴重的可以決定一個企業的成敗。(3)內部控制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守約”的同時實現“增值”。國內外關于內部控制的研究在基于“守約”與“增值”兩個出發點的前提下包括了審計與管理兩個方面,企業社會責任自然也在其審計與管理之下。在內控制度的引導下,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義務的一部分必須“守約”,遵守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社會環境之間和諧發展的約定。
(二)企業社會責任能夠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目前,我國企業在推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的失效,這是因為內部控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有效約束企業的最高管理層。要完善內部控制系統需要與社會責任的有效結合,它涉及到內部控制的內部環境、風險控制及控制活動等。因此,可以通過加強企業社會責任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通過披露企業社會責任促進內部控制的執行。隨著社會責任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相關組織也根據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出臺了相關的社會責任標準,即“SA8000”,。它是首個社會責任國際規范標準,內容廣泛涉及了勞工、安全、工資等各方面,強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許多發達已經國家認可“SA8000”,它也正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這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在行為規范、信息披露、統一標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二、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完善的對策建議
(一)從社會責任完善內部控制
通過加強社會責任來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具體措施如下:(1)提高企業管理者素質和品行。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和品行,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其職業操守和社會責任感對內部控制尤為重要。好的內控制度有時就是一紙空文,因為總會有凌駕于制度之上的行為存在,且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在內部控制制度中,就內部牽制而言,上級對下級的牽制、部門相互之間、員工相互之間的牽制相對比較容易實現,而對管理者的制約還是內部控制中的盲點,不容易實現。容易出現管理層人員濫用職權,破壞內部控制制度的現象,尤其是高層管理者,他們權力較大,對企業擁有管理和決策權,其素質和品行直接影響企業的戰略是否得到正確執行,一旦他們濫用職權必然會導致內控程序失效。(2)發揮企業董事會的作用。董事會不僅僅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內部控制的核心部分,它不僅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還能夠決定公司的經營戰略和方針。因此,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必須加強董事會的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和潛能。(3)積極建立企業風險控制文化。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通過影響企業管理者和與員工的思維方式和具體行為來影響企業的內部控制。它可以通過促進內部團結,提高效率等方式促進內部環境的改善。
(二)以內部控制確保社會責任履行
企業可在內部控制引導下,確保社會責任履行,具體措施如下:(1)設置專門部門和考核指標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管理。企業的社會責任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因此需要專門的部門和制度對其進行監管。我們可以根據承擔社會責任的不同情況設置專門的部門,建立相應內控制度保證社會責任得到履行。(2)加快制定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的政策法規。目前我國關于社會責任披露的規范性文件是深交所發布的《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它廣泛概括了社會責任包括的范圍,包括股東、債權人、職工、消費者以及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保護,可持續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制度建設和信息披露等內容。
三、結論
從以上分析可知,由于綜合素質和思想的限制許多企業并不愿意履行其應承擔的社會責任,這就需要針對性的制約機制來推進其履行。而內部控制就是一種規范企業行為的制度,控制活動就是其要素之一,能夠控制和引導企業“守約”履行社會責任,規避履行中可能的風險,規范履行過程中的行為。所以內控制度是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的保障。反過來看,即使內部控制設計的很完善,也會因為企業人員的不配合而形同虛設,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通過履行并披露社會責任,提高企業各組成成員的綜合素質,發揮各自的作用,才能使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外在壓力和內部文化深入到每個人得思想中,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執行,實現“有法必依”。
參考文獻:
[1]曹立村,陽秋林.基于SA8000談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建立的必然性[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2]田超,干勝道.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0(49).
[3]莊步俊.淺析企業社會責任與內部控制[J].中國商界,2010(7).
作者簡介:李欣(1989-),男,漢族,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內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