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準
摘 要:本文對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 教學現狀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006-02
1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現狀
當前,大多數的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比較差,尤其在理科上,其中以數學最為薄弱。中職學校數學教學的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學生的角度分析,中職學校的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普遍都有心理恐懼的現象。由于受到傳統、陳舊的數學教學理念誤導的影響,數學被學生們認為是一個枯燥、很難而且不容易學會的代名詞。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大多數的中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普遍都有心理恐懼的現象。在眾多的學習科目中,特別不愿意學習數學,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
從教師的角度分析,中職學校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教與學脫節的現象。中職學校的教師因為在實際教學當中缺少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接觸,加上對于來中職學校上學的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是非常的了解,對于他們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了模糊、大概的層面上,將學生學習差的原因歸結到是學生自己的原由,自身學習基礎差等,對于學生學習差的真實原因不夠重視、缺乏細致的把握,因而造成了在中職學校數學教學教與學嚴重脫節的現象,使得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會感到很累,數學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中職學校數學教學過程中,缺少合理、完善的基礎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由于在中職學校不會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中職學校的教學重點大多數都把專業教學放在第一位,在教學管理上也把專業教學視為重點,所以,對于中職學校數學教學而言,基本是采取消極的辦法,降低數學難度,讓學生了解數學課程里面的概念,會用數學課程里面的公式就可以。對于學生數學考試的難度則一再的降低,步驟少,在進行計算的時候要簡單,綜合程度都將降低了,甚至都沒有綜合應用類題目。把考試的目的降到只要學生在進行數學考試的時候通過考試就可,卻沒有推進數學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2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1 中職學校的學生生源素質下降
由于高校大幅度招收學生,普通高中發展了起來,這使中職學校學生的生源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較,中職學校的學生在數學上思維比較薄弱,這主要是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在小學以及初中的的某一個階段上在學習數學的時候碰到了一些困難,因而不喜歡學習數學以至于發展到心理恐懼害怕數學,妨礙了學習數學興趣的發展。
2.2 忽視對學生自尊心的重視
自尊簡單地說就是在自己尊重自己的同時,不受到別人的歧視,而且還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引導著人們積極地行動。通過調查我們了解,許多數學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深入,而且這些教師也不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對學生嚴格要求的同時,大多數教師以批評為主,缺少對學生鼓勵和表揚,對學生的自尊心不重視,忽視了學生的自尊心,因而導致學生對數學課程失去學習的興趣,失去信心。
2.3 受傳統、陳舊的教學方式影響太深,缺少教學方式的創新
在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中,基本都是以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為主,學生在下面做筆記,然后教師講完之后對學生布置作業,學生再做老師留的作業,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沒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由于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方式也是按照傳統、陳舊的教學方法在授課,每節課的授課內容和思路都是教師提前準備好的,在課堂上,教師講數學,學生聽數學,教師示范做數學,學生模仿做數學,教師是主角,學生則成了配角,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教師雖然按照計劃完成了授課內容,但是,沒有把教學效果放在首位,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同時,又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這樣就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4 學生缺少參與和實踐意識
由于中職學校一直采用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這嚴重影響了中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事實證明,師生活躍的課堂氣氛越來越受到歡迎,作為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如果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以及實踐意識,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很難提高教師的授課效果。
3 提高中職數學教學質量的對策
3.1 充分認識中職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認為:“數學應該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并列。數學的重要性不在與科學的各個分支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重要的是數學自身的發展也在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影響著人文科學的進步。”日本數學家、教育家米國山藏也曾說過:“學生們在初中、高中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幾乎沒有什么機會應用,很快就會忘掉,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地銘刻于腦際的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方法,卻長期地在他們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事實上,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把數學教育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手段,并且越來越認識到發展數學科學的極端重要性。日本數學教育改革方向強調“數學教育必須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并發展之,應當賦予學生將來在市民社會中能夠強健地生存之實力。數學教育不單是體系邏輯和知識的教育,也是人類生存方式的教育,它與文學一樣是人類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把數學當作一種文化形態來對待,把數學作為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
3.2 實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數學除把學生分層外,還要把教學內容分層,并且不同層次地學生解不同層次的問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較好解決了統一施教與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的矛盾,有利于解決“差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的弊端。由于在教學中對差生實行低起點教學,自然就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改變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為實現差生轉化創造了條件。隨著教學活動層次由低到高的發展,學生學習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得到各自的發展。
3.3 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基本上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當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通過選取合適的學習素材,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合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輕松活潑的數學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通過交流、互動、合作,營造出寬松、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會更積極地表達他們對問題的思考,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學科學習水平,并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也得到充分的發展。
3.4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樹學生信心
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在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上的差異,老師要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在分層教學中自主選擇層次不一的問題,并及時地提供幫助。當發現他們進步時,哪怕是點滴進步,都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對出現錯誤時則耐心地幫助其分析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另外,對數學學習的評價不能以考試分數為唯一標準,還應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將它們列入評價體系,使學生更全面認識自己,重樹信心。
3.5 教育手段的信息技術化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要采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其功能主要表現在:第一,通過多媒體信息集成技術來創設情境,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它的觀察能夠理解它的特點,對其進行探索來發現數學中各變量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進行思考。第二,采用超鏈接技術,來構造教學信內容結構。這種結構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第三,通過虛擬現實的手段,來構建模擬學習環境。可以提高中職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學面臨著許多的困難,但是只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堅持正確的導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堅信教育的力量,創新教學方法,相信中職數學的教學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肖雙喜,徐玲,黃世祥.管理類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學“二合一”探索[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4(5):103-106.
[2] 夏云珍.論培養軍校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6(6):110-112.
[3] 何侃,丁寶森,范曉霞.小學生學科能力結構的優化訓練[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2):107-110.
[4] 鐘曉鳴.試析走向知識經濟中的知識生產新特點[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85-89.
[5] 聶紅藝,孫國剛,余鴻.評論性思維合作教學法在基礎課教學中的意義[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