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平
四川的發展是全川的發展,百花盛開才有春色滿園。
說到這個話題,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特別引人關注。川東北經濟區位于秦巴腹地,包括南充、達州、廣安、廣元、巴中五市。縱觀歷史和現實,毋庸諱言,由于種種原因,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并非前列,其所應得到的關注也不夠強烈。
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提升首位城市、著力次級突破、夯實底部基礎”的戰略構想,強調做強市(州)經濟梯隊、做大區域經濟板塊,努力形成首位一馬當先、梯次競相跨越的生動局面。這種“多點多極”的發展構想和戰略,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川東北城市群來說,這是一個實現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機遇。
更好更快更大地發展,是川東北經濟區現實的必須,也是其未來的美好夢想。“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也是中國每個地方的,每個角落的中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情結。川東北經濟區要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大道上迅跑追夢,要在“天府之國”的美好家園實現夢圓,需要迎接挑戰的勇氣,需要善于創新的智慧,需要開拓進取的銳氣。可以說:讓夢想照進現實,任重而道遠。
發展是一個大主題,但是怎樣發展?對川東北經濟區而言,不同地域大有不同。比如南充、達州怎樣發揮經濟龍頭老大的引領式作用?廣安地處成渝經濟區腹地怎樣大踏步實現跨越式發展?而巴中、廣元這些革命老區怎樣急起直追實現追趕式發展?
電影《地道戰》說的是利用地道打日本鬼子的故事,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各村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回答川東北經濟區總體怎樣發展和全區各個地域怎樣發展的一系列問號,首要是,緊跟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大戰略構想,敢于創新,善于突破,結合自己的實際拿出自己的高招。
高招,必須是緊接自己地區地氣的,這是成大事之“地利”;高招又必須能夠借助和調動大量人脈,這是成大事之“人和”。川東北經濟區的南充、達州、廣安、廣元、巴中等,已經同在省委、省政府戰略構想的“天時”中,那么“地利”與“人和”家家都有自己的“誰不說俺家鄉好”,也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要拿出好上加好或化難為易的高招,就要延攬八面來風,問計問策,集思廣益,把發展的特點、難點、突破點等等盡可能考慮周全,把一切能調動的積極力量盡可能調動起來,這一切的一切,全看家家如何運籌帷幄、閃轉騰挪了。
發展,是現實與夢想的橋梁。四川發展的列車,應該是一列動車。過去有一句老話:“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過去的火車,汽笛一響,蒸汽噴升,在“哐哐哐……”的巨大聲響中,徐徐帶動整列列車前進,火車頭的動力和氣勢可以說氣勢磅礴。但現在奔馳在祖國大地上的“動車”,把電動力分別裝置在每節車廂上,全列所有車廂步調一致一起動作,大大提速加速了。拿動車舉例,意在說明各地的發展,必須扎根自己本身的動力,打造自己本身的實力。
現在“高鐵”上馬比動車更快,為什么?據說是因為有了“高速鐵路”——可以更加高速的通途。“高鐵”的例子也啟示我們,對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既要強調其自身的動力與實力,也要調動全國、全省全社會乃至各兄弟地區的援手,大家共同為川東北經濟區的發展,獻計獻策,出資出力,鋪設一條“高速鐵路”,使其發展的質量和速度比翼齊飛,使其發展的藍圖變成現實、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