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慶 郭時君 齊天樂

成都擁有出色的政務服務環境和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這兩方面的制度創新也成為成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成都與中國其他城市一樣,已走過主要依靠稅收減免、土地折價等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的初級階段。現在,完善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產業配套特別是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廣闊的市場規模、便捷的交通、公平透明的營商制度,成為吸引投資者更重要的因素,而這也正是成都努力發展的方向。
為打造西部高地,實現全域開放,成都在營造具國際水準的生產服務環境、生活服務環境以及政務服務環境方面都做出了極大的努力。在眾多軟環境建設中,成都又特別把知識產權保護和政府效率放在重中之重。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超過了229家,吸引企業落戶重要因素有兩點:一是出色的政務服務環境;二是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這兩方面的制度創新也成為成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出色的政務服務環境
自2003年以來,成都便持續推進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政府的行政權力全部實現網上公開運行,重大政府信息全部公開。成都是目前中國同類城市中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中尤以成都高新區最為突出,在全國獲得贊譽。英特爾成都公司公共事務經理顧儀,對成都高新區政務服務效率與效力表示“規范、高效,比火箭還快。” 如表1所示,成都高新區“小機構大服務高效率”的制度創新為高新區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在經濟方式轉變的今天,知識產權保護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關注的焦點,直接關系到企業利益。成都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城市”,在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等知識性產業過程中十分注重保護知識產權。
2010年3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落實發展議程地區研討會在成都市召開,出席研討會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杰弗里·奧利亞馬認為,在知識產權保護對經濟社會發展所作貢獻方面,成都是很好的范例;2012年9月聯合早報網《成都“拋棄”政策招商》一文指出: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說,一個企業尋找投資地更看重的還是法律環境,他們希望自己的創新產品能夠得到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這有利于他們創新積極性的提高,而成都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完善;2012年10月,歐洲通訊社在《中國:投資成都,歐洲應該抓住的機會》報道中,對成都的投資環境和知識產權工作給出了高度評價:“成都是中國投資風險最低的城市,同時也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做得最好的城市?!?/p>
截至2011年,成都市專利申請累計達到16.18萬件,專利授權累計達到9.8萬件,均位居中西部城市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915.29億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產值占73.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商品出口額的30.76%。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在成都設立專利審查協作中心,一些知識產權的“成都創新”已成為“成都經驗”在全國示范推廣(見表2)。
2012年11月20日,成都獲批國家首批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在接受采訪時對成都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連續七年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居中西部之首,成都知識產權工作的多項創新,都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成都在依托區位優勢的同時,在制度創新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投資環境正在優化提升,對外開放程度也在加大。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和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將為成都經濟進一步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