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恩岐
摘 要:思想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思想體現人的意識和統領人的行為,正確的思想能夠幫助人正確的去認識、去思考、去行動;能夠保證行動方向的正確性、期望的可預見性和目的的可達到性。在大學生安全意識的養成教育中,教育者貫徹“打鐵尚需自身硬”的教育理念,完善、成熟自身思想政治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引導,注重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同樣至關重要。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 安全意識 指導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224-01
1 大學生安全意識養成的迫切性
大學生進入高校后,面臨構造一個全新生活的挑戰,開始自覺不自覺的去思考、實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正是這種自覺不自覺的思考與實踐,逐步奠定了大學生的思想基礎。課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與生活中的實踐相碰撞,逐步影響到了他們對現實生活中與己相關事件的處理。在大學生中間出現的世界觀(人生觀)扭曲,消極厭世、心理健康問題(自殺)、法律意識淡薄(藥家鑫故意殺人案)、紀律觀念松懈(曠課、考試不過)、校園打架斗毆(故意傷害案件)、酗酒鬧事等行為就會隨之浮現。一些案件的誘因多是小矛盾、小糾紛和情感問題。由此衍生出了打架斗毆、故意傷害等案件。所以大學階段是一個人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安全意識的養成理所當然、位在其列。而所有這些的實現,都必須依賴于一個堅實的思想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安全意識養成中的作用值得我們深深思考。
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安全意識養成中的作用
2.1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安全意識養成中的引導作用
安全意識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遵循因人而異、自然而然的形成規律。在意識形成之初,打牢思想基礎至關重要。通過實際調研、理論分析、實踐總結,引導學生認識到安全意識養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覺、自主地關注安全意識問題,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何用自己的安全意識去自覺自愿的幫助身邊的同學,共同維護校園的穩定安全和學生的切身利益。西安科技大學保衛處在全校15個學院、相關管理職能部門(資產與后勤管理處、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以及全校學生代表中間,舉行《校園安全保衛工作座談會》17場,參會人數500余人。全面調研學校的安全保衛工作。通過座談調研共收集整理學生意見和建議130余條,其中有81條建議內容為,希望在學生中間經常性舉行校園安全防范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內容編排上的指引性
(1)從學生思想認識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的漸進性的規律性出發,擬定漸進式的《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目標。(2)打牢思想認識基礎,在全面認真調研的基礎上,組織編寫《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講稿相關內容。立足西安科技大學雁塔、臨潼兩校區安防工作實際,全面組織安全隱患調研工作。保衛處通過調研雁塔校區和臨潼校區校園環境隱患;年度校區發案規律及特點;易(多)發案件時空規律及個體案件特點;準確把握易發案件和事故的重點區域、重要部位和時間段;調研校園周邊治安秩序隱患,摸排校區周邊治安復雜場所。調研西安科技大學學生學習、生活隱患;搜集、整理、篩選近年來發生在高校的各類典型案件、火災事故,尤其是近幾年發生在本校學生中間的典型案件。組織保衛干部仔細篩選資料、精心挑選典型案件、并多次廣泛征求在校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歷時兩個月完成了《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講稿的編寫工作。(3)遵循思想認識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認識規律。《講座》(初級版)講稿內容的編排、注重層次結構和教育性、實用性。在《講座》講稿的編寫過程中,為求講稿能夠圖文并茂和形象生動,專門制作了PPT講稿。《講座》(初級版)緊緊圍繞在學生中間逐步培養和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識這一主線;立足校園財產安全、人身安全、火災事故預防和國家安全知識四個方面;從“學習、借鑒”和“從自身做起”三個方面逐次展開講座內容。(4)遵循思想認識的發展觀。《講座》(鞏固版)講稿在“初級版”講稿的基礎上,補充跟進,重在完善內容,意在全面、透徹的教育意義。《講座》(鞏固版)在“初級版”的基礎上調整增加“近期校園警情提示”和“法律知識普及宣傳”兩大板塊。在學生中間全面鞏固校園安全防范知識,進一步提高校園安全防范意識。
3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安全意識養成中的中堅力量作用
在大學生安全意識的養成教育中,教育者必須貫徹“打鐵尚需自身硬”的教育理念,首先必須完善、成熟自身思想政治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引導,注重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在大學生校園“安全意識”養成中遵循“自然而然”的規律意識,從思想上認識到“安全意識的養成”不僅在校園學習、生活中有益,而且對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也大有裨益的高度。進而學生能夠從教育者的言傳身教中,通過自覺學習、借鑒、思考和實踐,促進安全意識的養成。為保證《講座》質量,在《講座》開始前首先由從事10多年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現任保衛處處長進行了范講,參講干部和一線輔導員老師到場聽講。講完后進行集體討論。后處長和資深輔導員老師又逐一聽取每一位主講干部的試講,針對個講提出意見和建議。不斷補充、完善講稿內容,不斷提高《講座》的質量。《講座》同期向聽講學生發放了“校園安全問卷調查表”,聽取學生對校園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在講座內容上予以補充和完善。
4 大學生校園安全意識的成效檢驗
《大學生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活動得到了校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各學院的廣泛歡迎,在學工部和各學院的通力協助下,2011年開展《講座》49場,其中在2011級新生中開展《講座》19場。2012年開展《講座》27場。累計培訓學生28000人(次)。《講座》過程中共收集學生電話、短信、書面等反饋信息100余條。這些信息為《校園安全防范知識講座》向縱深層次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講座》全面普及以后,學校的發案率直線下降。一些針對學生的侵害案件,在學生積極配合下,連連告破。
參考文獻
[1] 蔣娜紅.高校安全教育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3):115-119.
[2] 衣慶泳.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3):32-35.
[3] 湯繼承.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