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語慧
摘 要:由于高職教育的職業性特征,所以高職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師的一般素質,而且還要具備與職業教育要求相吻合的綜合素質。本文圍繞與高職教育密切相關的職業道德素質、專業能力素質、創新能力素質和角色轉變能力素質四個方面展開論述,談談如何提高高職教師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職教師 素質 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234-01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些辦學模式,又要彰顯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高等職業教育的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為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專門人才。這就要求高職教師不僅要具備教師的一般素質,而且還要具備與職業教育要求相吻合的綜合素質。本文僅從與高等職業教育密切相關的職業道德素質、專業能力素質、創新能力素質和角色轉變能力素質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1 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高職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導他們自覺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忠誠于企業。而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的關鍵在于老師,首先應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1.1 重視政策理論學習
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不斷提高高職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并引導高職教師學以致用,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做好學生的表率。
1.2 加強職業道德宣傳
可以舉辦豐富多彩的職業道德宣傳形式,比如表彰優秀教育工作者、十佳教師,開展師德標兵,優秀教師的評選等,并通過聽取報告、座談討論、交流心得等形式大力宣傳這些優秀教師的典型事跡,為職業道德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1.3 完善職業道德評估機制
首先要根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容,結合學校實際,認真制定高職教師職業道德考核標準,把對高職教師的職業道德考核內容貫穿到教師的行為規范、專業素質、工作業績等各個方面;然后組織“職業道德考評組”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最后把檢查結果與教師聘用、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等待遇掛鉤,形成獎懲激勵機制,促進高職教師提高職業道德素質。
2 提高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素質
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因此,提高高職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應該從這兩方面努力。
2.1 提高高職教師的理論教學能力
第一,加強理論學習。通過學習掌握并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利用視頻、音頻等各種多媒體教學資源,增加課堂信息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第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由于高職教育的職業性特征,所以即使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運用專業學科中的理論加以解釋,既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培養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教師要盡可能地列舉貼近學生生活,對學生有較強吸引力的近期案例。當然,這需要教師多關注報刊雜志、電視網絡等媒體,獲得時效性強的資料,不斷地更新案例庫。
2.2 提高高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第一,“請進來”。可以聘請一些企業行業的專家和有豐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擔任學生的實踐技能課程,使這些企業行業的能工巧匠和校內教師多交流、多溝通,從而提高高職教師的實踐能力。第二,“走出去”。即對高職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校外培訓。可以選拔優秀教師到發達地區的高職師資培訓基地或著名的高校進行脫產進修學習;也可以鼓勵年輕教師深入企業一線進行掛職鍛煉,促進教師參與企業的科技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3 提高高職教師的創新能力素質
高職教師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技術成果等諸多方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高高職教師的創新能力。
第一,教師自學。自學是教師獲得新知識、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學動態、提高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第二,經常請行業專家為教師進行專題講座、學術動態,開展各種學習活動,讓教師及時了解學術前沿動態。第三,加強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高職教師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網上教學的能力和水平。讓高職教師最大程度的獲取新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提高其創新能力。第四,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相互融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融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并促進高職教師參與企業的新技術、新成果項目,最終提高高職教師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能力。
4 提高高職教師的角色轉變能力素質
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及其培養模式在發生變化,從而要求高職教師提高角色轉變能力以適應其角色變化。而角色轉變能力的提高有賴于教師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能力結構的轉變。
4.1 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教學中教師扮演了知識傳遞者的角色,但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對傳統教育觀念提出了挑戰。高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即不僅要具備特定工作的專業能力,而且還要具備所有工作都普遍適用的能力,例如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等。因此,高職教師僅作為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是遠遠不夠的。高職教師不但要會傳授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會指導實踐操作,并幫助學生構建其核心能力。教師不再是簡單的“授之以魚”,而是“授之以漁”。
4.2 轉變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多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樣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代高職教師應采取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例如除了傳統的課題講授,還可以采取專家講座、情景模擬、企業參觀、實際操練等其它教學方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視頻、音頻資料,提高教學方法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3 轉變能力結構
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的轉變需要教師不斷的轉變自己的能力結構作支持。高職教師不僅是上課能手,而且是實踐中的能工巧匠。現在很多的高職教師都是從校門走向校門,缺乏相關的實踐技能。鑒于此,高職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加強理論學習,強化技能訓練,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不斷的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廣小利.論高職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及提高途徑[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1(1):28.
[2] 金愛萍.淺論高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3):76-77.
[3] 李玫.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