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杰
摘要:當前,安全文化建設是弘揚企業精神,塑造企業安全形象,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目標的動力。作為安全生產高風險的石油企業,其安全文化建設與企業的每項生產活動都息息相關。本文系統分析了石油企業內部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培養與建設安全文化的途徑與方法,為石油企業的實際安全文化建設開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石油企業 安全文化 HSE管理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個包括物質的、意識的系統工程,其包含四個層次:安全觀念層、安全制度層、安全行為層和安全物質層,它涉及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企業的安全生產、全民的安全防護意識、公眾的安全文化素質、產品安全、生活與生存領域的安全等。當前,安全生產已經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和企業管理水平的象征,受到國家、社會和企業的高度重視。石油企業作為一個危險源點多、安全風險大的高危企業,在原油勘探和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操作都與安全工作休戚相關,任何麻痹大意或違章操作都會給安全工作埋下“禍根”,并且有可能直接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說安全是石油企業的生命線,安全工作是石油企業的“天字號”工程。
一、石油企業內部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一)適應石油行業安全管理的需要
石油企業是高危行業,石油產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發生事故,就會給員工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傷害,會對國有資產造成重大損失。據統計,近5年石油企業發生事故106起,死亡52人,重傷16人,輕傷183人,造成經濟損失9000多萬元。特別是2010年蘭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廠發生的罐區爆炸燃燒及環境污染特大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國際影響非常嚴重。
(二)增強企業本質安全管理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石油企業的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控制各類安全事故的措施都比較健全,但由于安全教育的形式不夠多樣,企業安全文化內容不夠豐富,員工認同和接受安全價值觀的程度相對較低。一旦企業安全管理存在松懈,就很容易出現違章安全隱患,嚴重的則會發生安全事故,給員工安全和企業發展帶來嚴重危害。究其原因,產生矛盾的關鍵是企業安全文化基礎不牢固。文化是制度管理的潤滑劑。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必須將制度管理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用制度來約束員工,動之以情,用文化來熏陶員工,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管理水平。
(三)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需要
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安全生產的結果,員工安全思想麻痹是引發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為人是安全生產管理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同時也是最不穩定的因素。再好的設備也需要人去操作,去使用;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落實、去遵守,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也需要人去創造。因此,安全生產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轉變人的安全觀念,培育人的安全意識,打造心態安全文化,把員工培養成規范、理智、和諧的安全人。其根本途徑就是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將安全文化的觀念意識滲透到每個員工心中,抓安全生產的本質和主要矛盾,以安全文化來引導員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安全工作由被動應付轉變為主動預防,防患于未然。
(四)建立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的需要
安全管理的短期行為只能是治標不治本,要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目標,就必須建立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建立的基礎則是安全文化,借助文化影響的長遠性和持久性,用安全文化對企業員工長期進行安全觀的熏陶和教育,才能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化被動為主動,樹立正確的安全觀。有了正確的安全觀,企業才能通過制度約束員工,才能長治久安,徹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才能通過安全基礎建設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才能得以真正建立。
二、石油企業內部安全文化培養與建設的途徑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應是多途徑,多方式、多手段的綜合運用。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沿著“剛性約束--觸動觀念--推動轉變--帶動行為--主動執行”的建設道路,堅持把剛性約束和柔性管理結合起來,從內心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形成群體員工的安全習慣和企業的安全風氣,提高整體安全素質,達成實現石油企業本質安全的目的。
(一)與時俱進,推陳布新地進行觀念變革
革新觀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解決瓶頸問題的關鍵所在。安全理念的變革要自上而下、循序漸進、覆蓋全員地推進,通過規范管理、剛性約束、環境熏陶、典型示范把理念植入人心,融制度,在實踐中踐行。首先應確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價值觀。其次是對傳統觀念的變革,須從抓行為入手,不關注行為、不觸及利益、不觸動靈魂,新觀念就難以迅速產生。最后要采用相對柔性的方法,如環境熏陶法與典型示范法,兩者對觀念的影響作用深遠。
(二)以HSE管理體系為主線,系統打造企業安全責任鏈
安全文化建設是以安全管理為基礎的,在國內外長期的安全管理實踐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HSE管理體系。安全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責任意識,而HSE管理體系正是石油企業落實責任的主要載體。要在管理上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各級領導和員工要嚴格執行HSE管理體系文件,作業區要成立HSE管理組織機構,全員和承包商簽訂HSE合同,落實HSE責任和要害部位承包人,作業區每月開展一次HSE檢查、HSE會議、HSE培訓,每季度開展一次應急演練,HSE隱患專人整改,對無法解決的HSE隱患向上級機構反映,由上級HSE機構協調解決。要加強HSE監督管理,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安全預防監督體系,在管理上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發生。
(三)落實崗位職責,推動自主管理
在日常安全生產管理中,一方面要重視制度建設與執行,一方面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安全管理的重心和風險點在基層,作為各級部門的負責人,不可能24小時緊盯生產崗位;即使負責人長期緊盯生產崗位,也不能完全控制操作崗位員工的行為及人員風險。因此,必須注意培養員工良好的安全行為和習慣,努力推動自主管理,提升制度的執行力,提升各部門和崗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鼓勵員工維護文化氛圍,落實崗位責任制,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制度管理、人性管理和規范化管理;優選業務精、責任心強、作風過硬的人員進入安全監督管理隊伍,培養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高素質安全管理監督,加強基層安全管理的力量;對安全操作人員要按工作性質,采取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及相關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切實解決崗位員工困難和安全隱患,加強員工溝通與交流,積極開展團隊建設與學習型組織建設。
(四)重視HSE投入,強化物質的基礎作用
安全文化建設是安全系統工程和現代安全管理中的意識形態與觀念行為部分,而要達到本質的安全,從基礎上必須依靠強有力的物質保障,能夠形成客觀的物態和環境的安全質量,如:安全裝置、技術工藝、生產設施設備、工具材料、作業環境等外在的因素和物態條件的安全化。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確保對安全生產所需的硬件投入到位,配備完善的安全環保設施,尤其要從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關心健康出發,投入專項資金改善野外作業員工的生活、工作條件;及時對不能滿足安全生產需要甚至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充分發揮先進設備的作用,運用科學技術的力量規范人的行為,提升HSE管理水平。把用于整改提高的安全投入資金列入投資計劃和成本預算,予以確保。在HSE管理工作中,要把健康、安全、環保三者有機結合,以健康保證安全,以安全促進環保,以環保實現健康和諧。
三、結語
安全文化建設是長期的系統工程。石油企業在推行安全文化建設中,要全面推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采取“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文化”方式,采取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形式,同時各級領導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嚴格執行制度,規范員工行為,推動規范化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石油企業的安全風險控制,提升安全本質化水平,確保企業在安全規范的生產環境下良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