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源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提出和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民商法如果想要反映出我國市場經濟的某些客觀規律,構建適合我國發展的法律體系和經濟結構,就必須全面認識和掌握市場經濟與民商法之間的關系。我國的市場經濟說到底就是商品經濟,這種方式是社會意識形態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須經歷的歷史經濟形態。一個國家不同的歷史階段的經濟發展形態程度不同,但有其共同的特質,作為市場經濟監督和管控的民商法同樣具有這樣的特征。本文主要探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民商法的發展現狀,民商法與市場經濟的關系以及在未來我國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下如何建設和發展民商法體系,通過探究旨在保障和實現市場經濟的健康、有效的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 民商法 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間,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尖銳的經濟問題和社會矛盾逐漸的顯現,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出現的例如毒奶粉事件、染色饅頭事件、工業明膠事件、外國奶粉肉毒桿菌污染事件等,嚴重影響和損害了我國經濟發展的環境和聲譽。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之所在就是整個市場環境的誠信和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實現解決問題的根源就是加強市場經濟法律法規體系的建設,這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強關于民商法體系的建設。
1、市場經濟中民商法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不斷更新,傳統的民商法不能適應其發展的要求,一些突出問題不斷顯現,不正競爭和市場壟斷問題越來越明顯。這一時期我國相關部門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來完善和解決市場經營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但需要我們明確的是,我國的控制和調節僅限于對市場缺陷進行宏觀的控制,國家市場經濟的調節還需要根據市場本身的發展為基礎,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同該時期市場經濟的發展相結合。市場經濟主體下的國家干預的合理性和適當性應該以市場主體的意志自由和競爭發展為主要標準,主要采用經濟法對其進行管控,但這種控制手段不能夠完全取代民商法,而是以民商法為基礎管理為依據。另外,國家通過宏觀調控和規范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其任務不僅在于預防和彌補市場經濟經營的缺陷和問題,更重要的是運用國家強制手段和各種非市場因素消除市場上的各種問題和障礙,建立一個公平、有序、安全、穩定、可靠的市場競爭秩序,從而為民商法更好的改進和維持保證一定的基礎。
2、民商法與市場經濟之間的關系
2.1民法與市場經濟
在民法中財產的權利制度是所有產權的直接標志,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產權是其中的第一要素,其是在市場經濟發展下經營手段、生產生活、交換分配和消費的主要體現。財產權制度總結了財產的整體概念,設置了一系列的產才權利。在民法解釋中,影響市場經濟的第二要素就是對經營的經濟主體進行了一定的約束和管理,這個因素的主要特征包括:產權的擁有者、自由平等的人和理性客觀的判斷力等。市場環境下的第三個因素就是契約,在市場經濟中,契約的實質就是交易行為進行的過程和最終的結果。契約關系是衡量民法修改的主要基礎。民法通過對契約的修改、訂立、形式、條款和內容,采用系統化的規定來實現經濟行為的正當維護,從而能夠實現凈化市場環境,保障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2.2商法與市場經濟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商法實現了對市場上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行為的獲取利益進行保護。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下,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其保護和制約的主要對象和內容。一家企業的法人代表在從事生產活動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獲取經濟利益,這是每一家企業、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標和發展的必要要求。商法體系中的《公司法》、《合同法》對于一家企業的報酬劃分和利潤的如何劃分均做出了相應的規定,以確保經濟主體的利益不受損害。
2.3民商法與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間,我國經濟建設依據的法律法規主要是經濟法,同時在整個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體系下其也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但民商法在整個市場經濟運營、立法上,已經逐漸取代了經濟法的主導地位,這是由于民商法在特殊的對象調整管理和在市場上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的制度已經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所決定的。
3、市場經濟體制下民商法的建設
3.1建設科學法律體系,改善經濟司法程序制度。
適應了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法律體系并不意味著將各種法律法規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這樣會造成各項法規體系建設不夠配套和完整,不協調,有時會出現相互重復的現象,更有甚者出現了法規的本末倒置,相互抵制的現象,造成處理問題無法可依,無法執行等嚴重問題。因此,必須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在合理科學的預測和監督的前提下,制定適合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民商法法律規范,避免立法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法律體系中的各種法律規范構成一個有機系統,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應加快立法的速度和建設的步伐,進一步的完善立法的體制,改變立法進度慢,立法程序復雜,立法周期冗長等問題。
3.2加強民商法創新
目前,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民商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果,但是我們還需認識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民商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對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強民商法相關理論的創新和研究。如今,網上購物和網上消費等電子商務行為已經逐漸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所占的份額正在逐年的擴大,電子商務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交易手段,這就要求作為管控市場交易的民商法為其將來更好的發展要創造適應其發展的良好環境。
結語: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現代企業的相關經營行為是由民商法的相關條例和法規進行保障才能得以實現,沒有民商法的存在就沒有現代企業的各種交易和管理制度,更不可能完成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完善和建設適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民商法,需要我國各職能機關和法律研究人員共同做出努力,進一步的促進其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