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定
摘要:紹興王星記扇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又將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紹興王星記扇有十分復雜的制作工藝,由于生產條件和環境等因素,傳承不容樂觀。工藝繁瑣,分工精細,技術要素制約;人員結構斷層,后繼乏力,傳承遭遇困難,政策與措施是傳承和保護之關鍵,政府相關部門參與的主導地位不可動搖,其措施包括: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稅收政策的優惠,關心藝人生活,制作技藝引進課堂等。
關鍵詞:王星記扇 傳承 保護 發展
紹興王星記扇,創立于清光緒元年,是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現在又將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紹興王星記扇是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傳統日用工藝品,100多年來,紹興王星記扇以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品種齊全、花色多樣、質量上乘而著名。作為省級乃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紹興王星記扇有其十分復雜的制作工藝,以傳統黑紙扇為例,大多選用竹秀細勻的竹子做骨,以純桑皮紙為扇面,采用高山柿漆制作的粘料,經過72道工序,100多個轉手才能完成。紹興王星記扇曾創造過輝煌也將繼續創造新的輝煌,對于這樣一個有著廣泛影響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和發展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紹興王星記扇如何做到薪火不絕,永葆特色,這是我們必須面對和認真思考的。
一、工藝繁瑣 分工精細 技術要素制約
紹興王星記扇素以制作精良著稱,在長期的生產發展中,王星記扇已形成其獨特的制作技藝,這些制作技藝極其繁瑣,純手工技藝要求極高。工藝繁瑣一方面體現在其材料的選擇上,象傳統黑紙扇的扇骨,扇面及制扇過程的粘料,都有特定的要求,材料的產地有嚴格的選擇,稍有不慎,就會直接影響王星記扇的質量。有了材料只完成了一個基礎,具體的操作才顯示紹興王星記扇的精湛工藝,72道工序,道道嚴格,既不能偷工減料,更不能省去某一環節,每一道工序都是一個難關,都有相關的技術要素,100多個轉手都要個個到位,以保證扇子的質量。而工藝繁瑣的另一方面,表現在制作過程中,72道工序環環相扣,既是獨立的,又是聯系的,最終要保持整體的協調與完整。
紹興王星記扇素以制作精良的另一個方面,還體現在制作過程的分工精細上,小小一把扇子,一個人根本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多人的合作加工才能完成,真正體現出社會越進步,分工越精細的特點。紹興王星記扇在生產發展中自然形成了分工精細的特點。因為制作中的72道工序,100多個轉手都有其復雜特定的技術要求,一個人要全部熟練掌握,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只有分工精細,才能將技術要素分解,各個擊破,才能保持各道工序的最優秀,技藝的最精良,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扇子的質量穩定,凸現出紹興王星記扇的技術含金量,有利于生產的發展。
工藝繁瑣,分工精細,是紹興王星記扇制作工藝的一個突出特點,它猶如一柄雙刃劍,一方面體現了紹興王星記扇手工技藝精湛的含金量,彰顯了其高貴的藝術身價;另一方面工藝繁瑣、分工精細等相關技術要素也制約了紹興王星記扇的發展,具體體現在生產人員的制約,因為是純手工技藝,故對生產加工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不適合機械化生產,這是一個值得破解的難題是。還有技術制約,由于紹興王星記扇制作工藝要求較高,故技術的傳授相對困難,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煉,其它還有制作材料相關要求的制約,所有這些,都影響了紹興王星記扇的進一步發展。
二、 人員結構斷層 后繼乏力 傳承遭遇困難
紹興王星記扇發展到今天,其制作工藝依舊按照傳統的手工制作方法,一批技術精良的師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這批技術精湛的師傅畢竟上了年歲,而實際上整個紹興王星記扇廠的工人中,年齡大都偏大,技工的年齡結構已呈不合理狀況,出現斷層的現象。年輕的制扇工人缺少。后繼乏力,對紹興王星記扇制作技藝這個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帶來了挑戰,而現實確實是這樣一個現象,從紹興王星記扇制作過程看,這種純手工技藝,確實非常辛苦,從扇骨的制作開始,即從毛竹的選料到毛竹斷料,到開間、劈篾、削巴頭、燒淘、刀邊、料骨、鉆眼、再到糊扇面、上色、串銷到包裝等,全部靠手工完成,工藝繁復不說,尤其是在開始的幾個工序上,不但要求高而且相當臟,遇到大冷、大熱天更是難受,但技術的含金量相當高。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紹興王星記扇生產誰來接班,老師傅們終歸要退下來,必須要有新生力量頂上去,然而這種新生力量不是隨便就可以替代的,沒有一定的時間,經過專門的訓練,師傅的悉心傳授,根本不能上崗。如何使紹興王星記扇薪火不絕,技藝的傳承是關鍵,更是當務之急。從紹興王星記扇生產狀況看,傳承的情況不容樂觀,主要是培養年輕的制扇工人遭遇困難,現在公務員、事業單位、金融單位大熱的情況下,有多少年輕人會青睞這手工技藝呢,艱苦的工作環境,枯燥乏味的重復勞動,又有一定的技術難度,這樣的工作就年輕人來說興趣不大,何況這又是一種近似個體集體的性質,說實在,沒有太強的吸引力,現在如果要說紹興王星記扇的薪傳方式,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家庭式傳承,雖有年輕人在家庭的薰陶和影響下在從事這項傳統手工技藝,但沒有形成規模,對紹興王星記扇的傳承發展是一個制約,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
三、 政策和措施 傳承保護之關鍵
紹興王星記扇的生產,就目前來說是好的,但從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目的和要求出發,顯然不容樂觀,如何進一步做好傳承工作,任務艱巨。而傳承的關鍵說到底就是有人來做這項工作,使紹興王星記扇制作工藝代代相傳,不至湮滅。也就是要培養年青一代的紹興王星記扇的生產者,接過老一輩藝人的絕技,加以發揚光大。從現在的狀況看,紹興王星記扇工藝的傳承,還沒有進入有意識、有目的的全方位的傳承態勢,政府有關部門缺乏有意識的介入,我們所追求的是有效的、有針對性的傳承和保護,紹興王星記扇的傳承工作,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政府的投入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是全社會的事,因此,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也就是對紹興王星記扇給予必要的扶持。
紹興王星記扇必須要有更大的發展,從生產規模到產品種類、產品質量都有更大的突破和發展,乃至傳統基礎上的創新。發展才是最好的傳承,因為只有發展才能使傳承的鏈不斷裂,紹興王星記扇現在的生產規模一般,但前景看好,大有潛力可挖,從資金到相關政策,都需要有政府的積極支持。政府參與支持,一是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多宣傳造聲勢,進一步擴大紹興王星記扇在國內外的知名度;二是在相關政策上予以優惠。如在外貿出口及稅收政策上給予必要的傾斜,解決實際性的問題。三是在具體的傳承和保護上有一系列的措施。這里除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的保護措施,如錄像制光盤,拍攝照片記錄工藝流程外,更要有其它積極的舉措,尤其注重對傳承者的生活關懷,包括關心老藝人的生活,一些紹興王星記扇廠的老工人,早期離廠后,只有微薄的經濟收入,生活窘迫,對這部分老工人政府要予以關懷,一方面使他們晚年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要發揮他們的余熱,他們無疑是紹興王星記扇的寶貴財富,要請他們出來起好傳、幫、帶的作用,使更多的年青人能關注紹興王星記扇,學會和掌握王星記扇的制作技藝,讓老師傅們長年積累起來的精良技藝代有傳人。當然要讓年青一代有人喜歡這項技藝,關鍵是要提高紹興王星記扇制作的經濟效益,要使從事這門技藝的人有利可圖。在經濟社會中,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發展,固然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但不可忽視其中經濟利益驅動的杠桿作用,藝術魅力,審美需要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經濟效益的好壞也至關重要。另外,根據紹興王星記扇制作手工操作性強,可考慮將這門技藝引進課堂,與紹興本地的有關技校合作,開設相應的專業課,作為一門技藝課加以正規的培訓,真正使紹興王星記扇的制作后繼有人,傳承光大。
紹興王星記扇和一切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其傳承的保護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部門的參與必不可少,其主導作用地位不可動搖,也無可替代,因為傳承和保護需要一種積極的、有針對性、有效的計劃和措施,并付諸于一系列扎實的行動,這是關鍵,而不是流于形式,更不能順其自然,如此,紹興王星記扇的傳承和保護必將結出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