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鈞
"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句古訓,出自《學記》。對于一個教師來說,學生們能夠"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根源主要來自于教師的人格魅力,親其師也就是師生之間的感情。它不僅在人們的心里活動中具有廣泛的影響,而且在人們的認識活動中和實踐活動中,尤其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從教多年來,我擔任了幾屆的中學班主任工作,送走了幾屆學生。在這期間,學生在不斷進步,我也逐漸地成長。把自己的收獲不斷地積累下來,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成功的經驗我覺得,班主任運用情感教育藝術,是管理班級的法寶。
一、要想學生“親其師”老師要首先“親其生”
教育心理學認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與教育效果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一致性”。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班主任的個性品質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能夠“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根源主要來自于教師的人格魅力,一個正直、寬容富有愛心的教師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起著巨大的作用。甚至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其實“親其生”就是要把無私的愛獻給孩子們。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潤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心靈;愛為師之魂,熱愛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是當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熱愛學生,就是關心學生,就是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給他們以真誠的幫助和支持。對學生的表現,班主任要給以實事求是的評價,對其缺點,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地幫助他們糾正;對其積極因素,要善于發現并加以鼓勵。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對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把他們掛在心上。體察他們的酸甜苦辣,關心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注意他們的品德、生理、心里的健康發展,同情和理解他們的痛苦和不幸。當他們的身心和人格尊嚴、合法權益受到踐踏和損害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保護他們。他們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鼓勵和指點。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在老師眼中的好孩子也會有缺點,即使是最差勁的孩子也一定有他自身的優點。善于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例如我,我班有個學生小雨(化名)是一個愛學習又懂事的孩子,從來沒有請過假,就連生病高燒都堅持上課,然而冬日的一天清晨,她的位子空空,她缺席了,我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小雨的爸爸方才得知,小雨預備輟學了,帶著滿腹疑問,跟領導請了假披上大衣冒著大雪敲開了小雨的家門,進屋之后我驚呆了,不足4平方的“臥室”擺放著一張簡易雙人床和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墻上糊滿了廢報紙,屋內小鐵爐燒的通紅,可還感覺冷颼颼……原來,她老家在農村,媽媽因為家里太窮拋棄了家庭,爸爸帶她來到城里打工。她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不想再給爸爸增添負擔,也想打工掙錢補貼家用。面對這個只有十四歲的孩子,我的眼睛濕潤了,苦口婆心分析小雨的現狀和未來,努力勸說小雨一定要堅持上課,一句“小雨,生活的困難咱們共同克服,老師的家也是你的家”徹底感動了父女倆。從此,我對小雨特別關注,送她嶄新的運動服,中秋節為她準備精美的月餅,為體弱多病的她準備各種常用藥品,幫助她克服學習中的難題,她的進步非常快,性格也變得開朗,嘴角總是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今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高中,她還信心滿滿的說,高中她還會繼續努力學習,圓上她和爸爸的大學夢。所以說班主任不僅僅是"嚴師",還是“慈母”,更是“朋友”!一定做到以誠相待、以心換心,否則,孩子們絕不會“親其師”。
二、要想達到“信其道”教育必須有的放矢
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班里的每一個學生。我曾經帶過一個班級,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由于他們父母工作地點的不穩定性,孩子們多數都沒有長遠打算。有的學生甚至覺得考上高中、考上了大學、畢業后還要自己去找工作,并且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所以現在根本沒有學習積極性。有的家長讓孩子上學的目的更是直接,現在孩子還小,帶出去打工人家不要,放到家里又不放心,還是上學吧、讓老師幫看著放心。針對這種情況,我分別找每個孩子談心,通過和孩子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及時了解了他們的心理活動并及時引導他們。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從關心孩子們的成長入手,教育孩子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對于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孩子,要鼓勵他們不要灰心,要樹立生活的信念,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一定能成功!這樣,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孩子自然會把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要分析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和情緒,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尚需不斷地磨練提高。要積極思考和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