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勇
摘 要: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創新精神的基石。沒有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有創新精神。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比較薄弱,主要表現為三類,而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改變教學方式。其次,努力營造安全愉悅、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最后,進行意義識記深刻理解物理。
關鍵字:問題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
二十世紀及以前,人們推崇的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型”人才;在二十世紀中葉,由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競爭,人們欣賞的是“能力型”人才;而自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世界各國更關注教育功能的前瞻性,關注學生在未來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著意于為未來培養人,便導致了人們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素質型”人才的偏愛;從“知識型”“能力型”到“素質型”人才觀的轉變意味著教育必須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一、問題意識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
“問題意識”是推動學生創新的動力。
宋代著名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小進,大疑大進。”故學生在學習中如果沒有問題意識,沒有思維,就沒有創新。問題出自于懷疑,不懷疑就沒有問題,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只有質疑才能求異,才能另辟蹊徑,勇于創新。問題是學生掌握探索奧秘的動力,問題能激發學生進取創新的欲望。
“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源泉。
問題意識是新思想誕生的搖籃,是創新精神的萌芽。心理學理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是:科學上很多重大發明與創新,與其說是問題的解決者促成的,毋寧說是問題的尋求者促成的。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自由落體定理”的科學修正及創新,非常清晰而準確地說明了這一點。正是這種“問題意識”培養,使得創新的科學精神才得到延續。
“問題意識”是磨練學生創新個性品質的試金石。
創新活動不僅要有智力參與,而且更需要優良的創新個性品質。創新來源于各自有色彩的生命個體,來源于具有獨創精神和思維個性的人。學生的創新個性品質通常包括興趣、動機、信念、情操等,然而這種崇尚真理、追求進步的個性品質卻需要在后天教育的培養才能形成。
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對創新教育教學活動來說,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切入點,如果學生不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其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應始于問題意識。然而問題意識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培養和激發。
二、當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問題意識”的現狀
2.1無疑可問
主要表現有二種形式,第一種是:過分依賴老師和書本、傳統的結論性教學,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習慣于教師給出現成的結論或答案。同時,學生的練習和測試也通常是建立在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原則上,這種封閉式教學的結果必然使學生從不懷疑教師給出的結論,而且面對本來就有多種答案的大多數問題也不可能產生探究多種答案的意識。第二種是:由于部分學生基礎差或缺乏思維能力,遇到問題時就不往下想了,或根本就沒有提出問題的意識。
2.2不敢問
從學生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他們存在自卑緊張的心理。許多學生怕提不出“好問題”而被老師看輕或被同學取笑。因此,他們寧可把問題放在頭腦里,也不愿將它提出來。
2.3沒有機會問
課堂上由于時間的緊迫,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所以大多數的教與學經由老師或部分優生包辦代替,其他學生得不到發言的機會。
三、針對當前現狀的研究對策
就物理學科而言,學好物理必須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這就要求學生進行意義識記。這樣就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機械的記憶那些物理概念和規律,留足發展“問題意識”的空間。
首先,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單一的授課方式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多樣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如多媒體教學、探究式試驗教學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大膽質疑的探索精神,通過討論、研究從中得出物理規律。
其次,教師在講授過程中,要創設問題情景,通過講史料、演示實驗、生動的舉例和類比、提出富有啟發性或聯系實際的問題等,增強好奇心,喚起求知欲,青少年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正是問題意識的表現。
最后,采取變式練習,使學生從由不懷疑教師所給的結論轉變為懷疑并對有多種解決方法的問題力求最佳解答方式和具有多種答案的問題進行探索多種答案的意識。變式練習主要有: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歸一等訓練。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實際的行動真誠的歡迎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質疑,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要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留足發展“問題意識”的空間,教育界已經大力倡導并減輕學業負擔,改革課程、教材、教法等;
我國古代就有“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說法,如果我們教師能用滿臉的陽光和燦爛面對每一個孩子,把愛灑向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心中博大的愛,那么在課堂上就會不自覺地營造出一種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敢言心中之所言,敢問心中之所問。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讓學生充分思考、充分提問。讓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深深的植根于每一個學生的
心田。
參考文獻:
[1]常開峰.針對學生問題意識差的思考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下).2013(02).
[2]王玉哲.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王玉哲.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沈萍霞.教師權威的困境與出路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2.
[5]黃偉.對話語域下的課堂提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