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強
【摘 要】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培養濃厚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求知,這樣學習收效大。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的巨大源動力,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思品課;教學;興趣
思想品德教育,本就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僅僅是依靠理論的教育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端正其學習態度、激發其學習興趣,說到底就是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吸引力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也是檢驗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檢驗政治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一、以學生為主體,精講教材,寓教于樂
在平時的教學中,許多教師課前查閱許多資料,課上滔滔不絕教得十分賣力,總以為所有的知識全部講了,才得到安慰,才“對得起學生”。但結果往往是: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無興趣可言。其實問題不在學生,而在教師,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采取學生樂意接受的教學方法,所以學生不“領情”。政治教學承擔著兩種使命,教書的同時還要育人,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另一重要的層面,沒有將理論融合到實際中,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來解釋各種政治現象。寓教于樂,真正使思想品德課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課程。
新課程標準衡量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不是以教師教了多少作為標準,而是以學生學了多少作為標準。所以我們必須把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而不是讓機械的學習書本知識。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師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識,另一方面更要求我們教師去了解更多的社會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和實際出發,改變教學觀念,精講教學內容,對于一部分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則重點把握,對于需要舉例分析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嘗試完成,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學生課后多關心時事政治。這樣,在講清教材知識后,可以適當的留一部分時間給學生去思考、探索,這樣既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又能很好的達到教學效果。
二、創設課堂情境,實現學生參與、感知、體驗有效互動
首先要注意課堂氛圍的渲染,要極具感染性和共鳴性。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通過運用小品、圖畫、音樂、漫畫、演講故事等藝術直觀手段來渲染,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從而激發起相應的情感,如在學習《奇妙的情緒》一框內容,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走上講臺,模擬扮演在不同情境中情緒感受,學生惟妙惟肖的神態,極富感染性的語調,滑稽夸張的動作,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充分感悟,一種動態的課堂情境自然生成,充分展示本課程充滿生命活力的特征。在學習《開放的中國走向世界》,教師選取播放2008年奧運會耳熟能詳的歌曲《北京歡迎你》的精彩表演畫面,運用音樂的魅力撥動學生的心弦,強烈的情境感染和刺激,使學生真實感受到中國對世界的平等、開放、參與的態度,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提上來了,才能為思想品德課引來源頭活水。課堂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習的熱情,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
教育心理學認為:情境教學注意激發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與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一,能減輕和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進入學習最佳心理狀態。良好的環境可以喚起學生對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處于樂觀的情境中可以產生愉快的情感,樂觀的環境、心情愉快,興趣會油然而生。
三、聯系生活實際,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實現學生對知識有效的體驗
美國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做中學”。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求學生從教學過程等待接納的“被動角色”轉變為“主動角色”,這就需要為學生創造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讓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學校,通過調查、訪談、上網搜索、實地考察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在生活中親身體驗感悟。
如在學習《保護環境是我國基本國策》一框中,教師組織學生到本縣城進行實地考察,了解本地區“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地污染”的現狀,寫出小論文進行討論,并共同提出整改方案,交給本地區的人大代表在人大會議上作為議案提出。通過一系列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身體驗,學生滿懷熱情,樂此不疲,既驅使學生加深對課堂內容的感受和理解,使他們情感得到體驗和深化,實現有效的學習和體驗,又鍛煉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升他們才能,收獲“學以致用”的成效。
總之,在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遭淘汰,教師應該在同學生的教與學的互動中,不斷尋找適合彼此的教學方式,我想這才是課改對我們的要求——在發展中求得生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打破傳統的封閉式的教學格局,進行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激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學習,實現教師引導、輕松點撥的有效教學;而且能充分體現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煥發出的無窮活力和誘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