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亞
【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有效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有效地評價機制。
【關鍵詞】課堂的有效性;師生合作;學習興趣;教學方法
經過教學改革以后,我們發現,化學的課時數少了,但是內容卻增加了。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真正的實現高效課堂就擺在了我們每一個參與課改的教師的面前。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化的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焙椭C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本前提。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才能在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和關心的基礎上,師生同心協力,在相互作用的共同努力下,獲得盡可能高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學生正處于人格的形成階段,經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模仿心儀的老師,因此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形象。衣著整潔,談吐文明,熱愛學生,知識淵博,品德高尚。正如盧梭說的“在敢于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p>
二、濃厚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于一樣事物或是一門學科產生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這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開始。學生興趣的產生和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結果,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有好奇心的時候,是思維最活躍,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因此,教學中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在介紹物質的分類后,教師可問學生:碳酸鈉是堿嗎?碳酸鈉呢?大多數同學可能認這兩種物質水溶液顯堿性,回答是堿,教師先一一予以否定,學生的好奇心就產生了,緊接著再從各類物質的本質出發,逐個加以糾正。形成從電離的角度去給物質分類的正確思想。
三、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化學的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驗。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是化學魅力和激發學生興趣的源泉,更是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課堂上增加動手操作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試驗和實踐中獲得真知。探究實驗本質上是模擬的科學研究活動,需以學生為主體,遵循教學規律,引導探索、嘗試、創造。實驗探究結束后要歸納小結,教師應全面、準確地歸納出實驗的結論和說明的問題。
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內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挖掘學生心力,發揮其自主性,培養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通過課前自學使學生明確自學的內容、方法、要求和時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體會到無限的樂趣和動力。
四、學生獨立思考的有效性
學生的獨立思考十分重要,是他們所要鍛煉的能力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獨立思考被首先安排,這是非常好的習慣??墒乔∏∥覀兒鲆暤木褪菍W生獨立思考的有效性問題。我們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可是沒有明確要求或學生有許多困難而無從下手,白白浪費了獨立思考的時間。那么,像這樣的獨立思考又有多大的作用呢?最終還是依賴教師“教”。于是就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如何組織學生的獨立思考呢?教師的要求要明確,明確給出思考的方向與路徑?!蔼毩ⅰ迸c“關注”的辯證統一。
學生獨立思考中的“獨立”并不是“放任”。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他們的“獨立”是在教師培養、關注下的“獨立”。同時,教師的“關注”應是“顧問”,而不應該是“管家”。
五、評價的有效性
教師的認可評價對學生來說是最為渴望的。新課改以來,在我們的課堂中以往很少聽到的表揚聲現在是不絕于耳了。確實,表揚有很大的作用,在一段時間之內,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熱情、學習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就如同視覺疲勞一樣,聽覺同樣也會產生疲勞。當學生已經習慣了“得來全不費工夫”的表揚之后,就不會對此感興趣了,表揚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所以,要使教師的評價具有有效性,就必須在一定的原則、標準下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而不是一味地表揚,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評價的合理分量。這才是有效的評價。
課程改革的思想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用科學的眼光觀察社會,而我們化學教育教學的目的不過是培養學生用化學的眼光觀察社會,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我們的世界,并能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常見現象的一種能力。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量的急劇膨脹、信息傳播技術和處理技術的飛躍發展,教師要用現代新知識豐富自己、新理念更新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讓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去認真解讀化學新課程標準,努力為開創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新局面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