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冰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而如何正確分析并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就成了高校輔導員們必須重視的工作問題。只有認真分析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明確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過程中輔導員遇到的挑戰,從而找到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身心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角色定位;工作創新;道德品質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349-02
前言
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綜合、復雜的,內容包含著與大學生有關的方方面面,明確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并針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教育與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給予相應的對策與建議,才能真正改善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從而為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更好的服務。
一、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一)教育者
“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大學里針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基礎的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高校輔導員肩負著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引導大學生培養健全人格的重任”[1]。尤其是出現了一些大學生在社會發展中迷失了自我的現象,需要輔導員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為其人生給予正確的教育。
(二)管理者
“管理是同別人或通過別人是活動完成的更有效的過程,這一過程體現在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職能和基本活動中。”[2]高校輔導員是高校龐大管理隊伍中的一員,肩負著管理學生的重任,在工作中,輔導員需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學生工作的規律,明確工作思路和目標,協調各種關系,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引導者
大學階段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大學時期正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和定型期,這使得大學教育有別于其他階段的教育。學生的自由時間增加,教師的管束降低,這就使得輔導員需要通過系統的方法,立足學生興趣、愛好、性格等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為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做準備。
(四)服務者
“狹義的服務定位在高校輔導員為學生提供的各種咨詢,主要涉及心理方面,包括輔導員為學生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和心理危機干預。”[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管理、引導都是服務的一種形式,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引導始終是為了其全面成才而服務,輔導員應該通過自身的發展歷程和人格魅力,為學生的成長排異解惑,提供及時、方便的服務。
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面臨的挑戰
在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需要表現出更為全面的能力來促進學生的發展,需要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學會生存、做人和感恩等問題。
(一)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實施擴張,伴隨著全國高等院校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與學生相關的方方面面的事務性工作也相應增加,而高校的輔導員人數卻沒有出現增長,這就出現了大學生人數和高校輔導員人數比例失調的現象,高校嚴重短缺的輔導員隊伍大多數都在為每天繁重的工作苦不堪言。
(二)互聯網的普及
進入21世紀,互聯網的普及使用使得知識信息的爆炸性增加,網絡信息的交流與接收對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大學階段的學生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且他們的思想變化快,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容易受到紛繁的網絡信息的影響和沖擊,有很多大學生因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無法自拔,而網絡上的新事物又層出不窮,這就使得高校輔導員的知識信息儲備呈現滯后學生的情況出現,為輔導員的工作帶來挑戰。
(三)新時期大學生自身的新特點
新時期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在成長的過程中大學生會經受貪圖享受、拜金主義等一些不良觀念的影響,也更容易表現出缺乏集體觀念,缺少公益心,對具體問題缺乏耐心,急于表現自我,功利主義心態嚴重,不合群,心理不成熟,感情脆弱的新特點,而這些80、90年代大學生的新特點對輔導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四)輔導員自身工作帶來的挑戰
新時期隨著高校輔導員人數的增加、年齡的年輕化,其工作自身發展也產生了困局:
1.在高等學校里,教師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始終是中心和重心,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放在了一個比較邊緣化的位置,高等學校大多對輔導員的工作的重視度不夠。
2.在高校中,輔導員大多全權負責學生的日常事務,那些看似簡單卻繁瑣的事務占用了輔導員大量的時間,使他們用于學習和提高的時間極為有限,這就造成了輔導員工作實踐能力強,理論薄弱的現象。
3.目前在我國,輔導員工作在高校行政崗中的還只是一個階段性崗位,高校的輔導員普遍比較年輕,其參加輔導員工作情況參差不齊而且流動性大難以成為一生的職業,如何合理解決高校輔導員的成才和發展成了一大難題。
三、新時期改善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教育與管理現狀的對策
面對經濟社會、高校本身、大學生本身以及高校輔導員自身所展現出來的特點,輔導員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正視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挑戰,才能從具體的工作當中找到切之可行的辦法,從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
(一)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用科學的標準對輔導員進行招聘和考核輔導員,重視其政治、業務素質,同時要具備良好的表達、組織和協調能力。
1.加強輔導員的隊伍建設。高校應切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明確其職責范圍,穩定高校輔導員隊伍,輔導員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從事的是屬于管理工作,凡是與大學生有關的事物都會涉及,工作界限不明顯。工作界限上的模糊對輔導導員穩定性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高校要切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明確其職責范圍,穩定高校輔導員隊伍。
2.對輔導員進行定期培訓。要不斷地對輔導員進行培訓,支持高校輔導員提高學歷、重視科研、提高綜合能力,對輔導員工作定期考核,表彰先進,鼓勵輔導員要全面提高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以促進整個隊伍的發展。
3.注意輔導員隊伍的思想動態。高等學校應結合具體情況對輔導員的職業生涯進行科學的規劃。在規劃中,不僅要關注輔導員整體隊伍的建設,還要注意輔導員的個人職業發展意向,將兩者結合起來,給輔導員以光明的職業前途。由此來增加輔導員的職業熱情,從而使其更好工作。
(二)高校輔導員應不斷自我更新
1.輔導員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把工作重心放在學生本身,針對不同學生群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對待學生做到誠懇、耐心,注重改善工作效果。
2.管理理念的更新。依靠學生干部完成整體管理,并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班級、年級制度建設,對待學生要獎罰分明,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理念。
3.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進入21世紀特別近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網絡在社會的普及,學生工作基本上都要靠計算機來完成,新的交流方式和平臺例如班級QQ群、飛信群、微博公開號都能有效加強組織聯系,也有利于輔導員的網絡化辦公。
(三)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咨詢能力
1.了解國家教育政策方向,明確學生的教育培養目標。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當前的高等教育再也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了,高等教育已向大眾教育之路發展和轉變,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全民素質,培養出更多適應現代化發展的人才。高校輔導員要有這樣的育人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真正關心每位學生的健康發展。
2.學習心理學理論提高咨詢技能。輔導員只有學習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具備了較高的心理知識水平和輔導技能,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才能正確分析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心理問題,只有正確地認識,才能正確解決。因此,高校應加強對輔導員的培養機制,強化輔導員的心理輔導水平,鼓勵并要求其掌握自我調節、自我調整的技巧、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解決問題。
3.利用多種形式心理咨詢。雖然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溝通更加具體,但是許多學生不習慣和輔導員面對面交流自身的心理困惑或心理問題,因此,輔導員應該利用好網絡這個平臺,通過建立網站、博客、空間等方法,與學生進行互動溝通,以改善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
(四)多方面提升輔導員的人格魅力
1.道德品質的提升。“高尚的道德人格、道德行為鑄就美好的人格魅力,道德人格高尚的輔導員,能夠使學生產生欽佩心理,誘發學生產生模仿行為,從而起到榜樣和示范的效果。”[4]因此輔導員應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以期為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
2.良好性格的養成。“輔導員這種特殊的地位和身份決定了其一言一行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甚至輔導員的每一種情緒變化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傳遞給學生。”[5]因此輔導員注重培養自己豁達灑脫的性格,設法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出和諧的環境,從而促進集體的建設與發展。
3.興趣、專長多方面的培養。興趣和專長是一個人特殊的符號,擁有廣泛興趣和特殊專長的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會更有魅力,也更容易引導學生與其建立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
4.儀表風度的修煉。“輔導員在儀容形態方面給學生的印象,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輔導員的尊重和好感的程度.是能否在學生中獲得尊重信任的重要因素之一。”[6]因此,輔導員應使自己的外表修飾與言行舉止相得益彰,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贏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作為高校里學生工作的基層管理人員,輔導員兼具多重角色的責任和義務,而在新時期通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當前高校輔導員在對大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中所凸顯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目的、有策略地進行改善和完備才能真正從實際中解決問題,真正通過高校輔導員的教育與管理促進大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知識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培培,王軍麗.關于高校輔導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及職責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8):194.
[2]陸紅梅,姜曙光,李潔.淺談管理職能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75-76.
[3]陳燦芬.地方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J].教育探索,2011,(4):111-112.
[4]華銀峰.論高校學生輔導員的人格魅力[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2):76-79.
[5]朱奇,段艷林,程波.輔導員的魅力及其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J].教育藝術,2008,(7):10-11.
[6]陳亮建.對高校輔導員威信缺失的對策思考[J].文教資料,2009,(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