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菲
摘要:
綠色建筑作為符合我國社會發展模式而提出的一項建設項目受到了社會的廣泛熱議。綠色建筑強調的是更加注重綠色健康,同時其自身的范疇已經超越了保護環境的內涵。當下我們所提及的保護環境大多數都是以不污染環境為主,而綠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對于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緩解,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環境問題;綠色建筑;發展建議
一、當下由于房地產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
近些年來,房地產發展速度過猛,直接導致因建筑業的需要而產生的工業原料對于環境的污染。同時,隨著城市當中的樓盤越蓋越高,對于空氣對流等產生極大的影響,城市人口的膨脹也給當地的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通過對全國空氣質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高密集度的人口和高經濟的發展直接導致了交通擁堵,使得汽車等交通工具釋放出來更多的尾氣和有害物質。同時,城市中的土地面積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真的變成了“寸土寸金”,因此,開發商便真正實現了“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無限的風景”。這種狀況導致了那些林蔭大樹被直接鏟除,作為城市之肺的它們,是吸收噪音、凈化空氣的能手。一系列發展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就是空氣質量不斷下降,人們所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數量不斷激增。而上面列舉的只是由于房地產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負擔,其他產業同樣是不容樂觀。
二、發展綠色建筑的現實意義
北方的天氣在冬天是干冷的,而且住戶都有采暖的習慣。煤炭的燃燒作為承載北方取暖的能源,在燃燒過程中,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助長“溫室效應”以外,還有許多顆粒物懸浮在空氣中,有些是會隨著呼吸道直接進入人體的。去年冬天,北京的天氣受到了全國各地的關注,可以說整個冬天都在陰霾中籠罩著。隨著近年來荒漠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綠色植被被大面積破壞,使北方一到春天的大風天氣便飛塵走沙。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斷的凸顯,這便要求我們的房地產開發在建設過程中,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從而保證綠色植被應用在建筑過程中,使得它們充分發揮自身的吸附作用,將更多的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緩解“溫室效應”以及固體懸浮顆粒對人們呼吸道的危害,同時將凈化和生產出更多的新鮮空氣,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增添一份力量,還我們一片藍天。
三、關于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建議
推動綠色建筑對于緩解當前我國所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于追求健康和品質生活的居民而言,它的出現和普及也是十分迫切。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勢必要做到以下幾點,才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廣。
(一)提高民眾對于綠色建筑的認識
綠色建筑這一理念很早就有學者提出,但它一直沒有在實踐中得到充分利用,其中關鍵的原因就是民眾對于它的認識不夠深刻。意識對于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于民眾的綠色建筑的科普。不能將綠色建筑擺放在報刊、媒體的層面中,這樣會讓民眾對其擁有距離感,各地區政府在加強做環境保護宣傳的時候,可以向民眾宣傳綠色建筑對于環境保護的作用和意義。從而增強民眾接受和購買的意愿,這樣便可以在另一方面促進房地產開發商將發展方向向其傾斜,從而真正實現綠色建筑在民眾中的推廣和應用。
(二)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勵機制
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考慮運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制訂優惠政策,減免稅收等。比如對高性能的建筑物少收稅,對一般建筑物適當多收取費用,此間的比率應該經過審慎的計算。從而進一步減少綠色建筑的運行和維護費用,優化其市場價值,引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建立示范工程,用榜樣的力量積極引導市場,明確政策導向,消除市場風險,吸引投資幫助綠色建筑的發展。為綠色開發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市場條件,使綠色開發不至受經濟效益的影響而舉步維艱,使綠色開發沿著良性循環的軌道,穩定、健康、持續地進行。相對其他幾點而言,這是最具體、最本質、也是對開發商和消費者最有效的調動方式。
(三)探索有效的綠色建筑開發與管理模式
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綠色建筑開發與管理模式是至關重要的。綠色建設的開發和管理必須走政府激勵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道路。首先由開發商向政府主管部門申報,提出綠色建設方案及設想。政府主管部門經過初步審查后將該項目備案,然后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跟蹤該項目的建設過程,并根據該項目在規劃、設計、施工等過程的情況對該項目進行綠色性能的綜合評價,將結果分成不同的等級。政府針對不同等級的綠色項目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同時評價結果也可以作為市場選擇的依據。開發商通過政府的優惠政策和對稱信息下的市場選擇獲得應得的投資回報。
四、結語
綠色建筑的出現,勢必會使得環境問題得到改善,試想一下,如果今后的我們全部生活在一個綠色的環境當中,我們工作、居住的環境全部都是由綠色所裝點,那么我們獲得新鮮空氣是必然的,同時環境問題也會隨之得到緩解。
【參考文獻】
[1]孫海燕.科學理解內涵把握標準精髓——本刊獨家專訪《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主編王有為[J].建設科技,2006(11)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發展綠色建筑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建筑節能,2011(03)
[3]賀玲琳.綠色建筑評價標識任重道遠——專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公室主任宋凌[J].綠色建筑,2010(01)
[4]古春曉,劉瑞芳.“星”標志——新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J].建設科技,2009(14)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北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