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瑞濤
在漫長的人類文化進程中,民間美術造型有其自身發展的特殊規律。通過對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改造,民間美術造型是以實用目的為首要條件,通過象征、夸張、多維的手法去反映的主題,用情感體驗和分析事物使之成為一種概念化的形態,用并不客觀存在的物體形態去表述客觀存在的情感。民間美術通常表達的是生活中質樸的思想和原始的情感,以生活中最樸實平常的元素展現,因而具有極強的震撼力。
一、異物同體、拼結組合
在圖騰崇拜和生殖崇拜中,把多種事物的元素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形象。如龍的形象,自然界中沒有原形,它是由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這種聯想組合表現出一種超自然、超科學、超邏輯的自由,能夠在生物與非生物之間,不同物種之間。靈魂與肉體之間,精神與物質之間任意組合形成新的形象。這種造型表現了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和無限的創造力。在民間藝術中這種形象世代相傳,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造型,如麒麟、鳳凰等瑞獸祥禽,民間藝術中常采用這種造型方式。
二、夸張形變、精神重構
民間藝術中它不同于自然界中那個百獸之王的兇狠健勁,而表現為憨厚樸實笨拙可愛。布老虎只保留了老虎的基本輪廓,具體形態有了很大改變,狡健靈活的身軀變得短胖可愛,威猛的面部變得天真喜慶。自然界中的豬、狗、猴、雞等十二生肖無論其原來的特征如何,在藝術家融入了精神情感后都剔除了它們不可愛的一面而表現為憨態、可愛、喜氣,成為一種惹人憐愛的美好形象。
三、聯想象征、隱比暗喻
在民間藝術中,常用形象、意義象征手法將一件事物或一組物體表達出美好吉祥的意義。通過一定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民間俗稱“口彩”,以諧音的方式,將一組物體表達出吉祥的喻意。民間美術中還有一些常見的圖象通過民間藝術的傳承,逐漸具有了約定俗成的意義,如虎、獅子作為祥瑞之獸,用于鎮宅。這類圖案紋樣的喻意由于地域和文化差異而略有差異,聯想象征式是民間美術最重要的造型特征之一。
四、圓滿完美、多維同在
民間藝術造型上即崇尚圓滿完美。思維的整體性,使民間藝術家追求對事物的完整、全面的表現, 民間藝術造型中出現的“三面臉”“多頭馬”, 民間剪紙常出現側面頭部正面雙眼的造型,因而能把對象的各個側面及背面作全方位的展示,這種散點透視在傳統民間美術中是最為常見的表現出人們渴望完整圓滿。如《老鼠娶親》,民間美術在造型上既求全又求美,把完整與美好有機結合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民間美術不局限于視覺定點感覺,它長期觀察所得到的體驗充分表現在創作中,表現出質樸和古拙的韻味,體現了藝人內心情感的真實。
五、概括抽象、自然質樸
在形象的塑造上民間藝術家,根據情感需要,以概括性抽象性的手法表現出物象自然、質樸的本來面貌。因繁就簡、取舍大膽、提煉本質。幾顆麥穗象征著滿山遍野的莊稼,畫月亮或一盞油燈,就代表黑夜。幾排短線就代表草地。這種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強調自我意識和對事物內在本質認識。武強木版年畫為突出門神的勇武,盡量橫向夸張,把人體比例縮減為四個頭長,形成方厚如山的氣度,而仕女則被刻畫得格外清秀,細腰削肩極盡婀娜之態。
六、裝飾紋樣、幾何圖形
在織綿刺繡中,除少數具象圖案外,大部分都是點、線、面組成的幾何形圖案。拋開現實本身的各種細節和不規則因素,用極簡單的線條概括抽象現實的形象。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張變形,而且還要飽含濃厚的文化內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識。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可以看到抽象幾何圖形,以色彩的拼接和幾何狀的組合呈現出某種動物、植物造型,色調鮮艷和諧,氣氛熱烈喜慶。
七、文化閉塞、程式傳承
民間藝術生存于偏僻、邊遠地區,地域的閉塞和文化的局限,使外來文化很少有機會介入,加上民間美術傳承方式的相對固定。民間美術的創造者多出于勞動者階層,沒有機會接受正式的教育,學藝之初,或靠前人口傳心授,或以世代積累的“畫譜”作為范本,因此,民間美術造型方法形成一定的趨同性。民間藝術在歷史的進程中由各種集體意識活動的約束而形成獨特的思維方法和審美標準。任何民間藝術門類使用的工具、材料,它們的造型特點都有嚴格的傳承性,加劇了民間藝術的程式傳承。臉譜藝術在刻畫喜怒哀樂時雖有變化,但其變化是在傳統的結構規范之中。在規范之中根據社會發展而創作的新題材,新樣式的民間藝術,仍以民間集體的精神內涵構成,并上演著又一輪的程式化,如門神由漢代的神荼、郁壘演化為歷史人物秦瓊、敬德。形象的改變并沒有改變門神的性質,并沒改變民間古老的精神需求。
【參考文獻】
呂敏.民間版畫藝術造型特點[J].裝飾,2002(06)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