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如果我們的職業教育辦得非常有特色,很成功,那么就為我國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的發展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他們不僅懂得理論,也會實際操作。而辦好職業教育的主要辦法就是建立一支質量高、數量足、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這是一項提高山東省的職業教育水平,培養更多人才的根本性措施。目前,山東省的職業教育招生與往前相比有了明顯的下降,有的地區甚至出現了職業教育資源流失的現象,當然這有一些客觀因素的原因,但是如果職業學校缺乏一些掌握新技術、新知識的教師,就會使其教學質量很低。那么到底該怎么提高我們的教師資質呢?首先應從存在的問題去考慮。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面臨的問題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體系不健全。根據有關調查研究,我國現今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還不能和西方國家的職業教育教學相匹配,還存很大的差距,沒有完善的職業教育教學教學理論體系。在現階段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過程中,研究的力度還不夠,用的研究方法也比較單一,缺乏系統的有效分析、比較和歸類,雖然國家和有關教育部門提出了教育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就忽視了互補性和綜合性。對于有些概念的認識比較模糊,甚至出現了歧義的現象。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幾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在專業的設置方面和課程結構的建設以及教材的建設上都有很大的成效。中、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相繼出臺了具有指導性和專業性的專業目錄,將傳統的三段式課程結構模式轉變成為了模板化課程結構模式,使得職業教育教學更加彰顯出了其特點,使其結構更加柔性化,改變了原來學科教材體系的定勢,充分的實現了教材內容的模板化和綜合化。但是在對課程的建設上和專業的建設上,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發展的比較緩慢,在我國還沒有具體的形成自上而下的系統,教育主管部門只針對學校的生存和利益考慮,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到課程建設和專業的設置方面,忽視了對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深入改革,使得大量的資源不能發揮其優勢作用,因此造成了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處于徘徊不前的現狀。我國現行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大部分都是老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方法,進行局部和點滴的改革,很難形成比較大的規模效應。
現行的考試制度嚴重的制約了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革。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招生的過程中,大部分都采用的是高考制,而且最近幾年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就業很不容樂觀,很多家長、老師、學生都把焦點集中在了升學率方面。在考試制度方面,主要都是考查的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在對技能考查上,知識附加的項目,因此高考的具體方向和模式嚴重的制約了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和運用。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怎樣去考試,老師就怎么講;考試考什么內容,老師就講什么內容。如果改革我國傳統的教學教學方法,將知識教育教學轉向以職業教學教學方面上來,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這樣不僅讓學校的發展受到影響,也大大的影響到了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基于這種情況,我國很多職業教育學校都不敢講放手大膽的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只能或多或少的滲透或者局部進行實驗。
現有的師資很難讓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得到真正的改革。在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現有的師資建設對職業教育教學有嚴重的制約因素,人們都認為一個合格的職業教育人員只有培養出“天子之嬌”的合格大學生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老師。這樣就造成了負面的影響,政府對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經費就大大的減少,對職業教師培訓上的投資很少,缺乏資金的支持,很多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就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對策
全面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和發展,在學校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才能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進而有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提出,這一原則的應用,給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教學模式研究的深入,教育研究人員在吸收傳統教育精華的基礎上,融入了高科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這過程中,人們依然將因材施教作為教學的基本原則,深入了解了因材施教的科學性,只有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轉變教育思想的過程中,應該將因材施教作為開展教學活動最重要的原則。現階段,我國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因材施教能夠使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有利于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進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學生所具備的綜合素質是由自身的天賦和后期的教育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學生成長過程中,還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Ⅱ向和熏陶,這些因素共同促進著學生的發展。由于生活條件、受教育程度、家庭因素、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每個學生都存在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征,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如果利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去約束和規范學生,就違背了學生發展的規律性,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需要教師一定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不斷推行的過程中,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的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大監控和統籌。教育部門要盡快的將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和專業設置、課程建設等納入到職業教育教學的軌道上來,加大對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視力度,為改革提供良好的條件和支持,鼓勵在教育教學中運用新的方法進行教學。教育主管部門要大力的投入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支持,做好積極的響應工作,讓職業教育教學得到良好的發展。
改變原有的升學考試制度,構建職業教學教學立交橋。改革職業教育教學方法也要建立在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制度的基礎之上,我國要逐漸的取消先進的高考制度,實行開放制度或者證書制度,要實行發達國家的教育制度,寬進嚴出,讓教師不再是為了學生的升學率而進行教育,不是為了應付高考而進行教學,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也能使學生從枯燥無味的書本知識中走出來,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學習控制,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選擇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職業教育。
總體來說,為了有效地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就需要黨政領導的重視,要下大決心,疏通各種渠道,制訂出比較可行的政策。只有加強社會、學校、老師、學生以及教育主管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合作,才能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良好發展。所以,職業教學教學方法改革是一個比較系統的工程,不是簡單的自身改革問題,而是要牽動職業教育教學的整體進行改革,也是我國長久的一項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