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招聰 鄭麗莉
摘 要:幼兒園體育活動對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存在著目標單一,陷入訓練誤區;難度偏低,影響鍛煉效果;追求花樣,出現內容拼湊;探索機械,缺乏有效指導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采取重視學習,樹立正確大體育觀念;構建體系,重視身體素質培養;科學安排,體驗體育活動樂趣;探索創新,提高體育教育效益四個對策,促進農村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體育;存在問題;對策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發展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幼兒園體育活動對孩子一生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運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動作發展”目標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一、農村幼兒園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目標單一,陷入訓練誤區
體育活動中,農村幼兒教師往往把發展基本動作作為主要目標。如“肩上投擲”,教師關注的是如何教會幼兒肩上投擲的方法,較少考慮通過肩上投擲可以發展幼兒的手臂肌肉力量和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以及擲準時培養幼兒良好的目測能力等,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流于狹隘的腳的動作、手臂角度的技能訓練,使體育教學陷入技能訓練的誤區。
2.難度偏低,影響鍛煉效果
大多教師會選擇安靜、輕松、安全且偏重于技巧練習的活動內容。在活動組織上,練習密度不足。教師往往不敢運用強度大、險度高的內容,從而使幼兒失去“跳一跳,夠得著”的樂趣,失去迎接挑戰和困難的鍛煉機會。有些幼兒在活動中精力不能得到足夠“宣泄”,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輕松“達標”,既影響鍛煉效果,也對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不利。
3.追求花樣,出現內容拼湊
有的教師盲目跟風,喜歡形式翻新,器械獨特;還有的喜歡一物多玩,不管“鞋盒、紙板、輪胎”這“一物”是否適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是否對增強幼兒體質有益;還有教師課前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設計活動,繪制圖案、制作材料、布置場景等,卻很少讓幼兒關注整個教學過程。因而出現內容拼湊,器械中看不中用的尷尬。幼兒無法選擇感興趣的內容,無法體驗到參與的樂趣,削弱了主動性發揮,使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4.探索機械,缺乏有效指導
有些教師崇尚創新,無論什么體育活動都要求創新?!皢文_跳”要創造性地跳,因而幼兒在練習時手舞足蹈,動足腦筋“取悅”教師,而把單腳跳的基本要求丟在一邊。也有的教師只是一遍遍地重復要求,讓幼兒自由探索,缺乏層次性的指導策略,使幼兒的探索流于機械。
二、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我們尋求以下四個對策
1.重視學習,樹立正確大體育觀念
我們依托中心園,舉行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如進行體育活動的發展目標、體育基本動作、體育教育指導策略等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培訓,幫助農村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大體育觀念,明確把幼兒運動作為體育教育的出發點,把培養幼兒身心和諧發展作為體育教學的基礎目標和實質目標。體育活動不僅是一種技能訓練,增強體質的手段,而且還要通過體育活動使幼兒形成保護身體健康的責任意識,習得巧妙地運用自己身體的能力,滿足運動、娛樂、交往、競爭、表現、審美等多種需要,促進智力、個性、品德、審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
2.構建體系,重視身體素質培養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蔽覀儤嫿ㄒ园l展幼兒身體素質為根本目標的體育教學體系,讓教師正確理解基本動作練習與身體素質培養的關系,把技能練習視為一種途徑和方式。如,稻谷收割后帶幼兒到田間走田埂,目的是培養幼兒能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用稻草扎成草球在田間玩“草人趕小鳥”,目的是培養幼兒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5米左右。
3.科學安排,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在一個好的體育活動中,講解、示范、練習、休息的密度應科學合理。具體教學中,開始部分應做些活動量不大的活動,基本部分要安排強度大、難度高的身體練習,練習密度約占50%~70%,使幼兒達到適宜生理負荷的高峰,結束部分安排活動量較小的游戲或放松活動。組織指導中,注意精講多練,減少排隊等待的時間;教師適當選擇一些強度較大、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內容,以刺激幼兒的運動熱情,不僅鍛煉幼兒的身體,同時也使幼兒的心理素質大大增強。教師引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讓幼兒成為體育活動的主體。讓幼兒參與活動設計,問問他們想玩什么,怎么玩;一起準備活動器械;鼓勵幼兒大膽嘗試,不斷自行調整活動方案,在親身體驗和嘗試中感受樂趣,挖掘潛能,使體育活動成為幼兒主體性培養的又一有力手段。
4.探索創新,提高體育教育效益
體育活動應以游戲為基本方式,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避免枯燥重復的技能訓練。教師要有意識地安排難易不同的內容,讓不同體質的幼兒都有活動的機會,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創新上要重在通過自主探索,發展農村幼兒的創造性。如,玩球,第一層次可以是自由玩,比賽誰的玩法多;第二層次可互相學習;第三層次為幼兒提供草繩、竹棒、竹圈等輔助材料,使幼兒與器械積極交流,創造出“趕小豬”“打球”“套球走”等饒有趣味的新花樣。要讓幼兒在教師層層遞進、循循善誘的指導中獲得積極的自我體驗和成功樂趣,真正提高農村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效益,促進農村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北京師范大學,2001.
[2]劉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教育,2013(05).
[3]尹陸明.讓制度保障戶外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學前教育,2013(05).
[4]姚建軍.湖南省幼兒園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現狀.學前教育研究,2013(06).
[5]楊帆.基于有效教學背景下幼兒體育的觀察與評價.早期教育,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