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萍
摘 要:自信心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必須具備的心理素質,幼兒時期正是一個人心智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闡述研究意義的基礎上,對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原因以及培養自信心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幫助。
關鍵詞:自信心;幼兒;家庭;培養
自信心是指人們對自己完成特定目標時的一種信心和信念。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調查研究發現,自信心高的人,一般都情緒飽滿,樂于迎接生活和學習中的挑戰。并且在處理問題時,有“我能行”的信念支持。而自信心低的人,在面對困難時一般采取逃避的方法或者是情緒化地處理這些問題。
由此可見,自信心對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作為幼兒教育的老師,研究幼兒自信心的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一、自信心不足的表現
1.上課很少主動回答問題。
2.性格孤僻,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較少。
3.依賴父母,很難一下子適應新的環境,不愿意留在幼兒園過群體生活。
4.在做決定時,喜歡征求別人的意見。
5.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大多數時候選擇逃避。
二、影響自信心不足的因素
1.遺傳因素的影響
有些孩子天生比較內向,有些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些生理上的缺陷。如果這些遺傳因素的影響沒有老師和家長的合理引導,就會對幼兒自信心的發展產生幾年甚至是一生的負面影響。
2.粗暴的家庭教養方式和過度的否定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些小錯誤。但是有些家長脾氣比較急躁,沒有耐心跟幼兒友好地溝通,只會多次地指責幼兒。比如說:“你看你怎么又做錯了,給你說過多少次了?!彪m然父母的這些言語是無意識說出來的,但是長時間下來,他們不再敢去嘗試新的事物,慢慢地會越來越自卑。
3.過度保護的家庭教育方式
現在的家庭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父母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他們總害怕孩子受傷了、摔倒了。所以,當幼兒想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鍛煉能力的時候,父母總會代替他們做這些事情。當有一天,幼兒必須自己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由于缺乏嘗試和鍛煉,他們很難獨立完成任務。這時候,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質疑。
4.家庭經濟條件和完整程度的影響
一般家庭條件的好壞也會影響幼兒自信心的發展。當看到別的小朋友穿著漂亮的衣服、吃著高檔的食物,由于家庭貧困而沒辦法享受這種待遇的幼兒,會通過自我比較產生挫敗感。
5.整齊劃一的評價標準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愛好、性格,有各自擅長的方面。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在面對幼兒時很難做到對他們個性的充分尊重。他們總是喜歡拿一些孩子的長處跟另外一些孩子的短處做比較。如,家長經常說:“你看小明他捏的那個泥人多好啊,你捏的這是什么東西啊?!彼麄儾]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繪畫特別好或者是歌唱得很好聽。
三、培養幼兒自信心的方法
1.最基本的就是要充分尊重幼兒
在要求他們完成一個任務之前,先試著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另外,要不斷地給予幼兒呵護和關愛。雖然幼兒的年齡比較小,但是他們的內心能夠非常敏感地捕捉到老師和家長對待他的態度。你的一個點頭、一個微笑或者一個擁抱,他都能夠感覺到這是你對他的認可和贊賞。你也可以直接表達:“××小朋友,老師很喜歡你?!?/p>
2.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要有很大的耐心
不應該還沒有了解事情的經過,就以大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幼兒犯錯的原因,至少得先聽完幼兒的解釋。
3.不斷地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是提高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
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鼓勵幼兒不斷地去嘗試他們感興趣的活動。活動的難度可以適當地降低一些,比如說掃一下地或者是畫個蘋果。雖然幼兒剛開始做的可能并不是特別完美。但是我們可以找出他做得相對好的方面并及時地給予他們積極的反饋。他們在此處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建立起來。
另外,還需要給幼兒傳達一種對待結果的淡然態度。“做不好沒關系,這種情況很正常,老師自己也經常做不好。咱們稍微努力一下,下次就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就可以讓他能夠坦然地接受各種結果。
4.正確地給予反饋
反饋的及時性:一旦發現幼兒表現良好,就應該迅速地給予贊美,這樣反饋的效果才會更好。一來可以強化他的這種成功體驗,從而增強自信心。二來可以固化他做得比較好的行為,從而培養好的習慣。最后,還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和家長在時時關注著他的存在。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笑雪.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讀寫算,2013(02).
(作者單位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