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是我向往的。當我第一次聽到學生叫我“老師”時,心中的感觸是不能用語言來形容的,使我感覺身上的責任和義務一下子重大起來。但是這個偉大而光榮的任務卻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我是一名剛剛畢業的新教師,初出茅廬,這就需要我在這個新的環境中不斷努力學習,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并積極反思每天的教學活動,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努力讓學生接受我并且喜歡我……
從剛開始時的手足無措到現在的漸入正軌,我經歷了不小的轉變,這其中包含了學校領導、各位教師對我的鼓勵與支持。還有,作為武威第二十中學的一名代表,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全市教學新秀的觀摩課,聆聽了許多教師的精彩教學,和他們的共同評課、互相交流,都使我感到是人格的一次次培養和熏陶。尤其是這句話:“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一頭挑著學生的今天,一頭挑著國家的未來,每個孩子都是活潑的生命體,教師要維護他們的自尊,激勵他們的自信,并讓他們學會自控?!碧嵝盐以趯嵺`中,盡量采用多鼓勵、少批評的方式,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達到教學相長,使自己能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但是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是完全不同的。通過平時我和班主任的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看過《班主任工作藝術》這本書之后我學到了很多。
教一年級的教師很辛苦,當一年級的班主任更是辛苦。幾十個學生,幾十種個性;學習、生活、身體、品德表現,樣樣都要管;在學校的每一分鐘要管,上學、放學路上要管,在家表現還要管,即使是雙休日、節假日,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只怕出點什么意外。加上備課、上課、改作業、輔導,工作量非常大,確實覺得當班主任真夠累的。但是當看到學生取得的成績、每一次進步時又很欣慰。我想,這不僅是責任感,更多的是所謂的師愛。所以,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而且要注意全面、公平地去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和形成良好的紀律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高尚的品格。在這里我想起了在大學里眾恩師對“師范”二字的解釋和期待:“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其實在選擇職業時就應該把修煉自己的品格作為自己的終身必修課。其中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正因為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信任感。而我們和所帶學生的年齡差距不大,他們更愿意把我們當作朋友,這給我們在處理和學生的關系上帶來了兩方面作用:一方面,使我們更能理解學生、了解學生,更容易接近他們;另一方面,對我們的教學管理帶來了挑戰。盡管一再和學生強調要分清場合,但有時學生還是以為管理他們是在和他們開玩笑似的。教師都要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功夫”,別看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其中都藏著不小的學問。教室里亂哄哄時,扯著嗓子對著學生吼是沒用的?!皼]規矩不成方圓”,這和管理社會、國家、單位都是一樣,還要依靠一定的懲戒措施。這種懲戒應該是機智和幽默的體現,必須以愛護受教育者為前提,以喚起受教育者自知為目的。
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文化修養也很重要。它表現在兩個方面:精通和知新。一方面是對已掌握的知識達到爛熟于心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不斷獲取新知。前者是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并且在教育教學中,不僅是傳授這些知識,而且要運用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后者是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
進入21世紀,班主任面對的學生是一扇扇等待敲啟的大門。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豐富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著求知的渴望、自我實現的設想、社會交往的需求、兩性關系的迷茫、五花八門的矛盾、突如其來的異想天開等,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一個等待開墾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而能不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一步。如,在我校借讀的藏族學生(由于我帶他們的晚自習對他們多少有些了解)中有些不好好學習、不遵守紀律、花錢大手大腳,當然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產生的原因又各有不同:學習無動力、好吃懶做、單科學習優秀、基礎不扎實等。也有共同的原因:自控力還未及形成時遠離家長的約束、學習環境轉變帶來的不適應等。而就是這些難管束的學生,他們有著善良的內心,樂于助人、性格豪爽、敢作敢為、集體感比較強,對師長有禮貌。我們就要在尊重他們的民族生活習慣、個性的基礎上花點心思帶動他們學習,而不是將他們看作“另類”。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就要我們建立個案,逐個去了解、解決,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提高。
班主任工作要講求藝術,它包括:語言藝術、表揚批評藝術、班級管理藝術、偶發事件處理藝術等,是一門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學問,需要我們去潛心研究、在實踐中批判地運用。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明天會更好!
(作者單位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