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彥邦
摘 要:英語學習的交流從聽開始。反復的聽和大量的讀是提高英語口語的前提,而教師的正確引導則是提高英語口語的有效保障。
關鍵詞:信息技術;聽;讀;說
根據我校2012年10月申報的以《利用信息技術突破英語口語瓶頸》為題目研究課題,我對現有學生的口語狀況做了詳盡、系統的調查,并做出了科學、嚴謹的分析。從調查的情況和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從聽、讀、說幾個方面著手,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以及辦公條件電子化的現狀下,多媒體在提高學生口語方面更加凸顯了它的重要性。
聽是學會、學好一門語言的重要前提。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應該從聽開始。聽是說的前提,只有聽多了、聽準了,才能說得自然、說得流暢。因此,我們側重加強訓練學生聽的技能及信息量。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1)用英語組織教學,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說英語的氛圍,這是一個前提及基礎。(2)選取難易適中、生動有趣的音頻、視頻材料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在聽的過程中訓練他們的技能、教會他們方法。(3)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廣播、英語圖片、音頻和視頻以及大量的網絡資源進行主動、自主的學習。通過多聽、多看、多重復的方式使他們更多地接觸英語,學習語素、發音、交流方式、社會生活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知識,為他們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說聽是說的前提條件的話,那么讀就是說的必要條件。閱讀是會話的基礎。沒有養成朗讀習慣的人,在說話時就會有陌生感,并會感到無話可說。教會了學生學習正確的語音、語調,教會了他們有感情地朗讀,他們才能把字、詞、句、文融為一體,才能掌握英語的語言規則,進而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英語語感,說話時才會脫口而出。針對這一點,我認為可以這樣去做:(1)學生應該熟讀甚至背誦課本上的對話及短文,因為大量的詞、句中包含有很多的基礎知識和語法。正所謂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memory(重復是記憶之母),只有重復得多了,才能記憶深刻。(2)應該鼓勵學生去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英語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提高閱讀速度,掌握閱讀技能,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知識。(3)由于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很少有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在多媒體上展示一些文字材料,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并按要求完成任務來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4)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帶英語字幕的電影,將英語的聽和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有了良好的聽、讀基礎,接下來就應該是語言的輸出——說。英語是語言課、實踐課。學生的口語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敢說,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說,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必不可缺的。(1)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活化教材內容,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去表達對課本上某個事物的觀點或看法,激發學生說的欲望。(2)堅持課前“Free talk”和“Reading”交替開展。這能使學生的詞匯量增大,也能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增強,還可以使學生的口語和閱讀能力得以提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提前做好準備,要求他們利用業余時間精心設計、反復操練,這能極大地調動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3)課堂上巧設情景。創設不同層次的情景,從最簡單的Pair work,Group work到Repetition, Discussion等逐步升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說英語,都有想表達的欲望。任何一堂課都是經過基礎訓練到升華提高的,也就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設適合他們運用語言的情景。(4)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讓他們“看圖說話”也是一種有效的教法。
總之,英語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口語教學水平對于提高英語整體教學質量也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遵循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將英語教學從單純的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真正做到聽、說、讀、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華東師大出版社,1988.
(作者單位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