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
摘 要:學校安全是學校各項工作和活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學校教育的保障。學校安全與每個師生員工密切相關,它既關系到每個學生能否健康成長,能否順利完成學業,也關系到我們教師是否有一個寧靜、安全、和諧的環境教書育人。學校體育安全作為學校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關乎每個學生的生命,每個家庭的和諧,更關乎社會的和諧,所以牢記“安全和預防”,杜絕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是完成學校一切體育教學活動的有力保障。
關鍵詞:體育課;體育教師;安全;傷害事故;預防;對策
一、學校體育課安全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在各級政府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辛苦努力下,全國范圍內學生的人身意外傷害事故雖然在顯著減少,但也時有發生。其中,學生在參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中發生的意外傷害事故,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學校教育中的最不安全因素,既給學校帶來壓力,也給體育教師加重了心理負擔。出于安全考慮,個別學校取消了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甚至禁止了一些器械性運動項目的開展,如投擲項目(鉛球、鐵餅、標槍)、器械性項目(單杠、雙杠、跳箱、跳馬、聯合器械),極大地影響了體育課程標準的貫徹與執行,阻礙了體育運動項目的發展和學生身體機能的提高。因此,客觀地看待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建立安全事故預防和處理機制,采取有效辦法和措施減少事故的發生,對保證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順利實施就顯得非常重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加強學校體育傷亡事故的預防以及事故發生后的處理,既有利于促進學校體育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使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減少事故給學校、師生以及師生家庭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
二、學校體育課中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
(一)教師自身的因素
教師不重視安全,安全意識淡薄,課堂管理不嚴,另外體育教師自身能力水平不高,責任心不強。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身帶來的安全隱患表現為:教材選擇不合理,組織教法不嚴密,傳授技術動作不正確,場地器材使用不恰當或對場地器材疏于檢查;任意超出體育標準要求,加大難度,過高要求;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要求不明確、不具體,管理不嚴格,讓學生自由活動、自主練習;責任心差,麻痹大意,對傷害事故認識不足,課前準備不充分,場地安排不符合要求;學生在器械上練習時,保護方法不正確,幫助不及時;變向體罰學生和過多增加練習項目的技術動作等。
(二)體育場地器材的因素
體育活動場地小、條件差,如場地不平整、環境條件差,布局不合理,器材設計,準備不足或器械擺放不當,無人管理,使學生借還搬運器材不合理;器材不及時檢查,或有損壞不及時維修,器材陳舊,時間過長。
(三)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不重視體育課,組織紀律性差,集體觀念淡薄;不按老師要求,擅自做主參與一些活動;個別學生不重視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差;不能正確地與人交往與合作。
(四)學生疾病的因素
學生中個別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帶病上課,教師不了解學生,學生又缺乏安全意識,從而在體育課和運動比賽中,因劇烈運動而導致傷害事故或生命安全的發生。
三、學校體育課中安全事故的預防和對策
(一)預防
1.體育教師要樹立牢固的體育安全意識
學校要重視體育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體育安全意識。學校要將體育安全教育列入工作計劃,除利用不同的集會組織師生認真學習相關的安全法規(如《道路安全法》《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公民道德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學生傷亡事故處理辦法》等)外,還要經常聘請公安或街道派出所警察到學校搞講座,或組織學生走出去參加學習活動聽講座、受教育,使全校師生形成杜絕傷亡事故發生的思想意識。
2.體育教師要牢記“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端正工作態度,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安全責任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識。如上課站隊時,有的學生調皮,相互推搡打鬧,不懂得掌握力度和分寸,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體損傷等安全事故。再如,學生在體育課上不重視準備活動,身體活動不充分,也容易造成運動損傷等。為此,教師應在迅速制止的同時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明白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而且要讓學生認識到這種行為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以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這樣,通過身邊一些事件的及時教育和隨時提醒,才能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高度重視,讓他們時時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識,不做有安全隱患的事。
3.體育教師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
(1)課前準備要認真,仔細
①備課要認真,仔細。體育教師在上課前不僅要備教案,更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身體狀況、天氣等因素備場地、備器材,認真檢查上課時所需場地、器材是否符合上課要求,是否安全,盡量排除傷害事故隱患。②準備活動要認真,仔細。每節課教師都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動作技術形成的規律,有針對性地設計并組織有效的準備活動,使學生從生理、心理上做好充分的練習準備,強化在訓練過程中對學生的保護和幫助意識,掌握保護與幫助的方法。
(2)要預見并防范教學內容或活動中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
如跳的練習,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關節容易損傷;投擲練習,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損傷等。教師應該把安全事故的預見和防范作為課前準備的重要內容。有了預見性,就能根據教學內容和相關動作技術要求,有針對性地做好場地的選擇、器材的使用以及充分有效的準備活動,從而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3)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管理設計要科學合理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組織管理是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如徒手練習,人安排得太擠,易發生傷害事故,而疏密合適則不僅有利于教學練習有序進行,還能保證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
(4)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合理,動作的難易程度要得當
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根據場地、器材條件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動作技術形成規律,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也應注意難易程度,難度過小對學生沒有挑戰,不利于促進他們身體的發展和意志品質的培養,難度過大則既難掌握又會因畏難、失去信心等心理障礙而誘發安全事故。
4.體育教師在課堂中要加強對學生的組織和監管
(1)教師要提高責任心,抓好課堂常規,加強紀律教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學生控制在自己的視野范圍內,堅決按照自己預定的計劃來實施教學,減少教學隨意性所造成的不必要傷害。當然,課堂控制還要嚴而不死,活而不亂,這樣,學生才能在輕松的環境中積極而安全地參與體育活動。
(2)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
在體育教學練習中,學生會經常出現錯誤的動作(即不合理的動作),而錯誤的動作又最容易導致身體損傷,如不及時糾正就會變成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導火索。
(3)教師要注意發現并處理好學生在課堂中的異常現象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和發現學生中存在的一些異常的情形。如,有的學生因在家生氣或心情不好就發脾氣,情緒表現極不穩定,甚至會產生攻擊性行為。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既要合理地予以批評,也要善于引導,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鼓勵。再如,在體育課中,有些學生會因對身體的認識不足或缺乏言語表達等種種原因,身體不適時往往不告訴老師,如果教師不留心這些情況,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在體育課的課前、課中、課后,教師都應留心觀察學生是否有身體不適等異常表現,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對策
1.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有關各種教育和體育政策法規,轉變思想與觀念,不能因為安全和責任,刪除和取消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教學與活動。
2.體育教師要掌握一些運動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特別是常見損傷的急救和處理方法。如運動中暑、抽筋、脫臼、急性損傷、休克等的應急處理,這樣在遇到問題時,就會在第一時間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或治療,減少或防止事故發生或避免事故后果的加劇。
3.體育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并掌握學生的一些病史情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熟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還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病史狀況,以便合理安排有病史學生的體育教學內容,防止因教學安排不當而引發病癥出現,導致傷害事故發生。
4.教師要及時反思教學,找到事故原因。教師要及時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如教法是否恰當,練習密度和強度是否合理,體育器材的使用是否安全可靠、對學生安全教育是否到位、教學目標與要求是否過高等等,只有找到事故的真正原因,才能吸取教訓,避免事故再度發生。
5.學校要加強安全教育的宣傳工作,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建立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和事故處理機制,使師生雙方的合法權益都得到最大保障,減少事故給師生及其家庭帶來的不必要損失,確保師生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安全地開展體育教與學活動。
人最寶貴的莫過于生命,人生安全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生命安全,而體育活動又是涉及生命安全較多的活動。所以在學校體育中,我們既要牢固樹立體育安全意識,時刻銘記“安全無小事,關乎你我他”的責任,還要掌握有效預防并處理體育安全事故的方法和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即或發生了事故,也能很好地面對,妥善地處理。
(作者單位 甘肅省張掖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