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清
摘 要:教育的發展農村是關鍵,如何推動農村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就顯得非常必要,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已經成為亟待解決和完善的工作。主要研究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新課改下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農村;小學數學;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頒布與實施,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都有明顯的改善。但對農村小學數學教育來說,由于農村的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與城市地區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農村小學數學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是擺在每一名農村小學數學任課教師面前的新必修課。
一、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受應試教育影響,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雖然明確指出強調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但目前的農村小學數學仍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課堂教學變成了任課教師的一言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任課教師為了追求考試分數,一味地為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并通過大量枯燥的試題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任課教師卻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發散思維和數學素養、創新能力等的鍛煉和培養。
2.教師教學方法死板單一,教學理念落后
從教學方法上來說,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方法死板單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目前,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方法基本上采用講授法,即任課教師講,學生記筆記認真聽,完全跟著任課教師的思路走。這樣的授課方式既不適應于本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又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與生活相結合等多種教學理念也不被一些農村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所重視。
3.課堂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效率低下
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科學而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學內容安排合理,教學活動安排緊湊,課堂教學張弛有度,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程度相適應的,學生思維活躍、充分參與。但目前農村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不能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教學結構的現象較為嚴重。從流程上說,通常都采用先講解后練習的模式。每個環節時間安排也不盡合理,通常是講解完練習接受了才會進行下一個環節。從教學內容來說,通常安排教學內容過少。總體來說,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二、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1.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課前認真備課
作為新課改的實際落實者,各農村任課教師要在小學數學的課前備課過程中深入貫徹和落實各種新理念。具體來說,在進行課前備課時要吃透教材、掌握學生動態,及時了解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基礎和儲備。所以,任課教師在課前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在自己的教案和教學設計中引入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各種例子,使自己的課堂設計既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又能保證學生能充分參與,積極思考和分析概括,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知識、探索知識、發現知識,進而掌握知識。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在備課時還應考慮在課堂中引入師生互動,以助于增強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并有助于各任課教師在學生概括、質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
2.深入鉆研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學能力
各任課教師應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教給學生專業知識,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極力所倡導的,而這一切都要通過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實現。針對目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的現狀,各任課教師應深入鉆研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能力。具體來說,任課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內容和教案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如,啟發式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等。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還應時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起到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動手實踐,并給予恰當的指引和糾正。只有這樣才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
3.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中小學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根本出發點是希望借助于本階段的學習,使學生能在掌握一定數學基礎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而,各農村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應將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具體來說,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面對實際問題,積極引導和促進學生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去指導、鼓勵學生自己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并抽象出數學概念,牢固地掌握知識,并增強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識。如,購物、整理房間、綠化校園等。
4.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實踐新課改
實踐新課程改革,各任課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用好身邊的各種資源。尤其是處于農村,很多基礎條件相對有限。對各位任課教師而言,教材是小學數學最基礎的教學資源。同樣,根據新課程標準,各位任課教師是教材的使用者和決策者,所以,任課教師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資源。當然,還有其他的資源,如,玉米、黃豆等身邊的農作物,只要有助于教學,就可以算是教學資源。總之,越是條件有限越要利用好身邊的所有資源。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更應把握好教材,因地制宜地開展實驗。任課教師要針對學生學習起點低、知識面窄等現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玉米、黃豆等農作物進行數數、加減、分類、解決問題的教學,應用田間土地的丈量等,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不斷落實和深化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環境下,農村學校受其自身條件、基礎設施、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與城市相比確實存在較大差距。這是事實,也是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獨有的特點。因此,各小學數學任課教師,應認真分析和總結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并貫徹和實施數學新課程改革,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探索和解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備課、上課、課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各任課教師還應該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切實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田世清.淺談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06):81.
[2]韋志革.新課程改革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下降原因及對策[J].教育界,2013(05):152.
[3]汪慶榮.新課改下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54):119.
[4]蘭素瓊.新課改形勢下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J].素質教育論壇,2008(06):39.
[5]楊鵬.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力舉措:略談農村小學數學學生課外活動與校外生活[J].新課程:小學,2011(06):93.
(作者單位 云南省大理市祥云縣禾甸鎮茨芭小學)